上海疫情反彈升溫,僅KTV疫情關聯7.3萬人,當局封控小區,居民面對警察高唱「國歌」抗議封控。(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2年7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近日,上海COVID-19疫情反彈加劇,每天新增數十例本土陽性人員,僅一KTV相關疫情就排查出在滬密接2.3萬人、次密接5萬人。疫情升溫當局嚴控,居民越來越牴觸,有小區居民面對警察高唱「國歌」抗議封控,也有小區居民面對阻攔的防控人員,毫不畏懼地直接掀高隔離線,讓後面的居民通過。
據上海市衛健委官網通報,7月13日,上海新增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5例和無症狀感染者42例,14日分別新增6例和39例,15日分別新增5例和28例,16日分別新增2例和24例。7月3日0時至16日24時,累計本土確診113例、無症狀感染者471例。
上海普陀區蘭溪路KTV疫情共排查出在滬密接2.3萬人、次密接5萬人
據京報網消息,7月16日,上海市COVID-19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本次蘭溪路148號KTV疫情陽性感染者佔近期上海陽性感染者的絕大部分。本輪疫情主要由於相關感染者的聚集活動,在相對密閉的空間內共同暴露,因而導致感染並傳播。其涉KTV、酒吧等多類重點場所,人群聚集,接觸頻繁,活動範圍廣。截至7月16日16時,上海共排查到在滬密接者2.3萬人,次密接5萬人。
據珠江時報網易號消息,截至7月17日7時,上海共有高風險區9地,中風險區105地。高風險區9地涉及4個區,分布在浦東新區3地,松江區3地,虹口區2地,徐匯區1地。中風險區105地涉及14個區,分布在靜安區、普陀區、寶山區、浦東新區、黃浦區、虹口區、松江區、閔行區、徐匯區、嘉定區、楊浦區、金山區、青浦區。
疫情下的上海 pic.twitter.com/N4VeGzXpjZ
— myh (@ma4103) July 15, 2022
上海一居民小區抗議封控,面對警察高唱「起來!起來!」。
7月16日一則YouTube視頻中,夜色下的一處被封閉的居民小區,小區大門外站等大批警察,小區大門內封堵著大量居民,居民們高唱「國歌」抗議封控,他們面對警察齊聲高喊:「解封!解封!」另一處小區,不少居民想走出小區,面對外面站著欲阻攔的工作人員,有居民無所畏懼,直接扯高攔截線,讓後面大批居民穿過。一名男子說:「現在的上海,小區裡面只要有一個陽,整個小區全部封掉,封的水泄不通,全部封掉!」
視頻中另一片段,夜色下疑似一位工作人員手持喇叭,面對大批居民在講著什麼,人群中有居民喊:「讓市領導來!」一名男子高喊:「首先說一下你是誰?你是什麼身份?」該工作人員說:「明天早上6點半,小區全體居民再做1次全員核酸。」該工作人員還沒說完,居民們馬上情緒激動,現場呈現各種嘈雜聲。
上海生活在底層的打工人在「地下車庫過夜」,有居民怕封城逃離上海。
視頻中,還有「大量的上海打工者在地下車庫過夜」,有女子合衣躺在地上睡覺,頭邊放著一個大旅行箱,有幾人靠著水泥柱子在休息,各種「露宿街頭」的景象再現。上海的「超大隔離點重新啟用」。上海防疫給居民生活造成各種麻煩不方便,不少小區的突然封控,讓居民措手不及。有市場購物要間隔一層鐵線網。居民在外去公共廁所必須出示健康證明,一名女子說:「現在在上海上個廁所都得掃碼了,不掃碼不等急,你連尿尿都沒地方去尿,要不然的話得憋到回家尿。」
視頻中,有居民忍受不了,決定在上海被封閉之前「趕快逃離一段時間。」機場裡的「商店全部關門,感覺好冷清好冷清,這還是我認識的上海嗎?完全不認識!」
對於上海疫情現狀,有網友回覆說:「再唱到時候連國歌都禁」、「為民辦事我不行,加碼封控第一名」、「人們厭倦了不合理的封鎖。」、「人民:我要解封!我要停貸!我要工作!領導:你們不要再勾結境外勢力了」、「聽出了那一分對歲月靜好的微微企盼與對維權力量的恐懼」、「只有認命的奴隸才是奴隸主眼中的好奴隸!」、「我同學在上海前後100多天了吧,沒正常過一天生活,太難了」、「非常奇怪的《抗疫政策》,沒看到任何的《正面發展》搞得人心惶惶。」
「Flame Wang」說:「上一次上海經驗還是沒學乖,上一次就以為1-2星期,可能就解封恢復正常生活,結果沒完沒了的封控有如在家囚禁的大監獄,足足超過100天。這次再來一次封控,一樣一循環才動態清零(因無法真正清零)又是100天,一年就被封超過半年以上(200天)。看來人多又密集的城市(上海)適合病毒的流傳散播,不適合人類居住,趕快逃離散居到人口密度小的鄉下或農村(至少可以悠哉生活,不用被囚禁擔心沒東西吃)。機會永遠給做好準備的人(悠哉生活),不信邪的人只有再接受不人道挨餓囚禁生活。」
来源:7月12日上海浦東,上海的疫情再次封鎖,一居民承受不了再次封鎖跳樓自殺!
— 悉尼閒人 (@Jerry00107966) July 16, 2022
pic.twitter.com/Ic9KjVngOm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