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2年6月11日訊】5月23號,拜登訪問日本,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美國是不是會出動武裝力量保護臺灣?拜登口齒很清楚的說:是的,這是美國的承諾。毫無疑問的,這一句話激起了千層浪,北京政府強烈抗議拜登的說法,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他國不得干涉。中共還準備在臺灣附近舉行軍事演習。要知道,美國的臺灣政策向來是戰略模糊,從來就不明說,一旦台海開戰,美國是怎麼個具體保衛臺灣,是否出兵等等,美國沒有事先就定下來一定會怎麼做。戰略模糊有戰略模糊的好處,那就是對手不知道我會怎麼做,到時候怎麼做,要看當時的情況,在我希望的條件、時間、情境下採取行動,我不作具體的承諾。拜登這一句話就把戰略模糊給推翻了,明確告訴中共,跟臺灣打仗就是跟美國打仗。
這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只是在亞太地區激起千層浪,在美國外交和國防同樣激起千層浪,拜登口無遮攔、說錯話的時候多了去了,這次是不是又說錯了呢,是他不明白這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和後果嗎?要知道,拜登這已經是第三次這麼說了,自打去年八月以來,他已經這麼說過三次了。
去年八月,也就是美國剛剛從阿富汗撤軍之後不久,灰頭土臉的時候,拜登把美國保護臺灣的承諾,跟北約第五條規定相提並論,北約第五條規定,跟戰國時代的合縱戰略類似,對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就是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所有成員國將群起而攻之。拜登是怎麼說的呢?他說,美國莊嚴承諾遵守北約第五條規定,如果有誰對北約成員國採取攻擊行動,我們會作出反制行動。同樣的,日本、韓國、臺灣也是一樣。
去年10月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臺CNN舉辦的一個親民座談會上,拜登說,美國有義務防衛臺灣,在這之前,他還透露說,他在跟習近平通電話的時候,倆人都同意要遵守在臺灣問題上的承諾,但沒有具體說明。這話一出,白宮立刻出來打圓場,官員們解釋說,拜登指的是美國會兌現提升臺灣自衛能力的承諾,美國的臺灣政策和立場沒有改變。
從大概率看,拜登連續三次在協防臺灣問題上這麼說,不像是說錯話,而且他三次的回答用詞都幾乎一致,看來他就是這麼想、這麼認為的,他的理解就是美國要出兵保護臺灣,不是大舌頭一不留神說錯的狀態。
那麼臺灣關係法是怎麼說的呢?臺灣關係法是這麼說的,美國有義務向臺灣提供足夠的軍事裝備和援助,確保臺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所以過去四十多年來,歷任美國總統都賣武器給臺灣。臺灣關係法還授權美國政府跟臺灣互動的章程,畢竟臺灣跟美國之間沒有正式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雖然臺灣關係法是美國本土法律,也不是軍事和安全協議,但是法案的部分文字跟安全協議類似,比如,當出現危險時刻時,總統需要跟國會商討對策。在過去拜登三次提到協防臺灣,他都沒有提只是賣武器給臺灣,而是提到美國有義務協助防守臺灣,這是標準的安全協議的說法。
看看拜登從政的歷史可以發現,他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是改變過的。雖然他1979投票支持臺灣關係法,但是在2001年的時候,他批評小布希在臺灣問題上的言論,而當年小布希說的話,跟他現在的言論相當的類似。2001年,小布希被記者問到,如果解放軍攻打臺灣,美國有沒有義務協防臺灣?小布希回答說,是的,我們會,北京政府必須明白這一點,我們會的。小布希後來還補了一句,他會竭盡所能幫助臺灣自衛。結果呢,拜登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抨擊小布希的牛仔作風,在文章中,拜登給小布希上了一堂歷史課,說1954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簽署了《中華民國與美國共同防禦條約》,但是跟中國建交後,這項防禦條約就被廢除了,打那以後,美國沒有協防臺灣的義務。拜登還教訓小布希說,有義務協防臺灣是一回事,保留動用武力協防臺灣的權力是另一回事,這在外交上是有重大區別的。作為美國總統不能隨便亂講話,一旦台海開戰,就自動的把美國拖進戰爭的漩渦。拜登還引用了臺灣關係法條文,告誡小布希美國沒有為臺灣而動武的義務。
要知道,拜登當參議員幾十年,多年在參議員外交委員會任職,一度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現在當總統了,立場跟小布希一致,可見臺灣的安全在美國外交政治、在跟中共的博弈中,位置越來越重要。美國參戰就標誌著會有傷亡,這一點,拜登再糊塗,也是應該明白的。
如果美國真的要武力協防臺灣,那麼國會和白宮需要有預備方案,過去幾十年來,中共一直在擴充軍備,目標就是臺灣,要協防臺灣並不容易。這個預備方案,需要包括類似援助烏克蘭的武器租借計畫,能夠為臺灣提供必要的軍備武器,現在臺灣購買美國武器是個相當漫長、複雜的過程,從下訂單到交貨,中間至少隔著好幾年。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年四月的時候,就呼籲拜登放棄戰略模糊,明確表態美國將出兵協防臺灣,但是,嘴上說協防臺灣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協防臺灣是另外一回事。
除了軍備,美國還需要加強對臺灣軍隊的訓練,並拉攏盟國加入協防陣營,比如日本、澳大利亞,台海一旦開戰,日本、澳大利亞一定會被牽累進去,共同協防臺灣是有共同利益的。
謝謝您收看東方縱橫,如果您覺得我講的有道理,請幫助轉發推薦,也請留言,如果您還沒有訂閱,請點擊訂閱鍵,再次感謝您收看東方縱橫,我是東方,咱們下次時間-再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