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的海洋裡生活著各式各樣神秘的生物,除了一般的魚類外,其實還存在著很多比較不為人所知的珍奇異獸,讓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壯麗與奇妙!
海洋保育組織Young Ocean Explorers創辦人史蒂夫(Steve Hathaway)和48歲的潛水員安德魯(Andrew Buttle)是多年好友,兩人日前在紐西蘭火山島瓦卡裡(Whakaari)對開水域潛水時意外撞見了一條長約8公尺,外觀純白柔軟的「巨型海怪」!
這隻「海怪」乍看之下就像一個巨型塑膠袋在隨波漂流,不過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牠其實有在緩慢的游動,而且移動的同時還不斷的改變形體,兩人對眼前這隻充滿迷幻感的生物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因此小心翼翼的在牠身邊游來游去,欣賞這隻神秘又美麗的巨獸。
原來這隻海怪其實是一種名叫「火體蟲(Pyrosome)」的群聚生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尾索動物亞門。雖然牠的體型看起來非常巨大,不過其實這龐大的身體是由非常多小小的浮游生物所組成的!火體蟲以浮游生物為食,牠們必須不斷吸入海水、過濾出其中的浮游生物後,再將剩餘的海水從圓筒的中空處排出,因此火體蟲一直處於緩慢移動的狀態。
火體蟲的體型可大可小,小型的火體蟲就像是一個裝滿泡泡的瓶子,而大的則多是巨大的中空管道或圓錐體。而牠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會對其他光源做出反應,併發出耀眼的銀白藍綠光芒,事實上牠的學名Pyrosoma就是來自希臘語的「火」和「身體」!(Pyro=火(fire),soma=主體(body))
曾有潛水員形容,牠們觸摸起來的感覺就像是精美的羽毛。海洋生物學家海姆(Rebecca Helm)表示:「第一次看見牠們我感動得快哭了,雖然牠們看起來巨大又恐怖,實際上卻是異常地脆弱。牠們就像是海裡最珍貴的獨角獸。」
牠們就像是海裡最珍貴的獨角獸。(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由於火體蟲一般生活在距離陸地較遠的開放海域,因此一般民眾很難有機會親眼見到這種神祕的生物,平時擔任飛行員的安德魯也表示,他從來沒有親眼見過火體蟲,甚至連影片或照片都沒有看過,「我很訝異世界上竟然存在這種生物,雖然初次見到牠的時候我感到有點困惑,不過能近距離的觀察牠、甚至花了些時間跟牠一起游來游去真的是個很神奇的體驗!」
沒有頭沒有眼睛只有長長的軀體,它游起來的樣子真的跟陸地上的蛇差不多。(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火體蟲並不是單一的生物,而是由上千個單獨個體組成。(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這些無性繁殖的火體蟲小至橡皮擦大小,大至18米長。火體蟲是濾食動物,碰到什麼就吃什麼。
火體蟲是濾食動物,碰到什麼就吃什麼。(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依據維基百科的資料,火體蟲(英語:Pyrosome),是被囊動物的一屬,為自由浮動的群體。通常棲息在公海上層的溫暖海水中,儘管有些可能在更深處被發現。火體蟲群體是由幾百到幾千個被稱為「個蟲」的個體組成的圓筒形或錐形群體,其尺寸範圍從小於一厘米到幾米長。他們通常被稱為「海泡菜」。
在東帝汶的阿陶羅島發現的一個年輕的火體蟲群體(長約1厘米)。(圖片來源: Nick Hobgood /維基百科/CC BY-SA 3.0)
每個「個蟲」只有幾毫米大小,但是嵌入了一個加入了所有個體的共同的凝膠狀的外衣。每個個蟲都向「管」狀群體的內部和外部開放,從外部吸入海水到其內部的過濾網被稱為「鰓籠」,用於提取微小的植物細胞上的供給物,然後將過濾後的水排到群體的圓筒內。群體在外面是凹凸不平的,每個「凹凸」代表一個單一的個蟲,但整體上近乎光滑,雖然每個個蟲都在其內部穿孔。
一個pyrosome的放大顯示。(圖片來源:British Museum/維基百科/CC0)
火體蟲群體是浮游生物,這意味著它們的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流,潮汐和海浪的控制。然而,在較小的範圍內,每個群體都可以通過噴射推進的過程緩慢移動,這是由所有群體的鰓籠中的纖毛的協調跳動產生的,這也產生了進食流。
火體蟲(圖片來源:Rhododendrites /維基百科/CC BY-SA 4.0)
火體蟲是明亮的生物發光體,閃爍著淺藍色綠色的光,能夠看到數十米外的區域。其名稱Pyrosoma來自希臘語(Pyro=「火(fire)」,soma=「主體(body)」)。火體蟲與樽海鞘有親緣關係,有時被稱為「火樽海鞘」。水手在海上偶爾會觀察到平靜的海面中含有很多火體蟲,所有的一切都在黑夜裡發光。
責任編輯: 傑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