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斯拉夫

座標44°49′N 20°27′E / 44.817°N 20.450°E / 44.817; 20.45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斯拉夫
Југославија
Jugoslavija
1918年-1941年
1945年-1992年
1941年-1945年:流亡政府
國歌:南斯拉夫王國國歌》(1919年-1941年)

嘿,斯拉夫人》(1945年-1992年)
戰間期和冷戰期的南斯拉夫疆域
戰間期冷戰期的南斯拉夫疆域
首都
暨最大城市
貝爾格萊德
44°49′N 20°27′E / 44.817°N 20.450°E / 44.817; 20.450
官方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馬其頓語
斯洛文尼亞語
政府南斯拉夫王國(1918年-1941年)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45年-1992年)
歷史 
• 建立
1918年12月1日
1941年4月6日
• 聯合國承認
1945年10月24日
1945年11月29日
1992年4月27日
貨幣南斯拉夫第納爾
電話區號38
互聯網頂級域.yu
前身
繼承
塞爾維亞王國
蒙特內哥羅王國
奧匈帝國
阜姆自由邦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馬其頓共和國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今屬於 波赫
 克羅地亞
 科索沃
 蒙特內哥羅
 北馬其頓
 塞爾維亞
 斯洛維尼亞

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以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獨立的塞爾維亞族所建立的塞爾維亞王國為基礎,經兩次巴爾幹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部斯拉夫民族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軸心國入侵,占領並分裂了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王國改組為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稱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冷戰期間,約瑟普·布羅茲·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並不投靠美國或蘇聯任何一方,參與組建了不結盟運動。1963年隨着新憲法頒布,地方自治權逐漸擴大,南斯拉夫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71年和1974年的新憲法再次繼續分權,將各共和國權力提升。使得各個共和國離心力增強。

1991年至1992年間,除了塞爾維亞黑山之外的其他民族國家紛紛從南斯拉夫獨立,原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漸解體。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國在1992年重新組織成立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希望能夠成為原聯邦的繼承者。然而由於新邊界的劃分問題,導致了前南各國之間爆發了連續十年之久的南斯拉夫內戰

在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重組成為更為鬆散的邦聯,並易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南斯拉夫也隨之成為歷史名詞。自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共分裂出北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變遷

[編輯]

南斯拉夫政權更替

[編輯]
政權 存續日期 政治體制 首都 國旗 國徽 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 法定貨幣 疆域地圖 歷史變更
 南斯拉夫王國 1918年-1945年 單一制
君主立憲制
議會制
貝爾格萊德 南斯拉夫王國 彼得一世 斯托揚·普羅蒂奇 南斯拉夫第納爾
 民主聯邦南斯拉夫 1943年-1945年 聯邦制
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
臨時政府
貝爾格萊德 民主聯邦南斯拉夫 伊萬·里巴爾 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1945年-1992年 聯邦制
社會主義共和國
一黨專政
貝爾格萊德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1992年-2003年 聯邦制
一黨優勢制
總統制
多黨制
貝爾格萊德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 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

歷史

[編輯]
南斯拉夫歷史

南斯拉夫歷史系列條目
奧匈帝國 蒙特內哥羅
王國
塞爾
維亞
王國
斯克塞人國

南斯拉夫王國
 
納粹德國
意大利
匈牙利
保加利亞
克羅地亞獨立國
塞爾維亞
救國政府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解體 · 內戰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塞黑



 



     
 


泛南斯拉夫

[編輯]
由塞爾維亞和其他南部斯拉夫人聯合組建的南斯拉夫

14世紀時塞爾維亞曾經是巴爾幹最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後至19世紀,巴爾幹半島在土耳其人的統治下;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奧匈帝國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下。早在19世紀時許多知識分子-尤其是克羅地亞學者-就在推動所謂的「伊利里亞運動」。這一運動的基礎是南斯拉夫人都是古老伊利里亞民族的後裔,因此本就應該生活在同一國家之內。[1]

1878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相繼成立王國。1917年,奧匈帝國內的南斯拉夫人族群代表在希臘科孚島舉行會晤,其中包括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包括當時仍未識別的波斯尼亞穆斯林),此外還有1835年已經建國的塞爾維亞王國代表。他們一致決定,宣布成立一個統一國家。[1]

建國

[編輯]

1918年12月1日,在貝爾格萊德正式宣布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而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國民議會也歡迎塞軍開入薩格勒布。但塞軍的行為馬上引起克羅地亞人的反感,克羅地亞農民黨主席斯捷潘·拉迪奇更呼籲農民消極對待塞軍和南斯拉夫政權,認為其代表著軍國主義,延續哈布斯堡專制,要求王國改組為聯邦。各個族群之間爆發激烈的政治爭論:塞爾維亞人主張單一制建國方案,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則堅持建立聯邦制國家。[1] 1929年亞歷山大親王任國王後,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南斯拉夫的國家名稱。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4月,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被納粹德國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分割占領。

鐵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和蘇聯軍隊的協助,擊敗德軍及其盟友,並於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南斯拉夫通過新憲法,並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黑山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6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鐵托出任總統,鐵托執政下的南斯拉夫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使南斯拉夫成為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發展經濟,使南斯拉夫成為比較富有的東歐國家。自蘇南分裂後,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條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國情的經濟工業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經濟改革以來,南斯拉夫普通人民在生活上明顯比其他東歐國家自由,西方的文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台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雖然和發達的西方國家相比還是落後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區貧富問題一直非常嚴重,最發達的斯洛文尼亞與鄰國奧地利、意大利經濟水平相近,而馬其頓、科索沃則是歐洲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鐵托是戰後首先敢挺身對抗蘇聯的擴張,與史達林決裂的共產黨領袖,直到1955年,鐵托才與赫魯曉夫改革後的蘇聯恢復正常外交關係,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蘇聯與南斯拉夫關係一度又有惡化,後來隨着中蘇交惡與決裂,蘇南關係又迅速升溫。[2]1950年代,南斯拉夫開始與亞非等地的第三世界國家有所接觸,先是印度緬甸,之後拓展到埃及印尼,1955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956年,狄托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瑟三人在布里奧尼島發表聲明,支持不結盟運動,並於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首次高峰會。使其不論在國內,或是第三世界國家,都越來越受到歡迎。這項運動的成員國不願涉入冷戰,拒絕與美蘇兩大強國結盟,至2007年已有118成員國,涵蓋了聯合國三分之二的成員國,全世界55%的人口居住在這些國家之中。[3]

蘇共在斯大林時代認為鐵托的南斯拉夫是修正主義的樣板,而在1960年代,赫魯曉夫時期的蘇聯轉而認為南斯拉夫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堅持繼續稱南斯拉夫為修正主義國家。[2]蘇聯勃列日涅夫政府在1968年鎮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後,蘇聯與南斯拉夫關係一度又出現緊張,鐵托派特使愛德華·卡達爾到北京面見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國與南斯拉夫關係改善。為防止中國與南斯拉夫親密,勃列日涅夫宣布勃列日涅夫主義宣稱的蘇聯可以為了安全武裝干預「社會主義大家庭」任何一國的範圍不包括南斯拉夫,蘇南關係才再度改善。[4][5]

瓦解

[編輯]

1980年鐵托逝世,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

南斯拉夫變遷

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由於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和經濟發展上的差異致使各成員國深層次矛盾很尖銳。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波黑(波斯尼亞和赫塞哥維那)相繼宣布獨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宣告解體。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於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繼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之後,塞爾維亞的科索沃自治省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實際管轄。雖然從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並得到歐盟和美國外交擔保,不支持科索沃獨立,不會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實際上脫離了南斯拉夫以及塞爾維亞的管轄。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獨立,並立即得到歐盟和美國外交承認。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議會兩院分別以多數票表決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從而標誌著塞爾維亞和黑山這一共和國聯盟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從此不復存在。

2006年3月,前總統米洛塞維奇在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接受審判時,在囚禁室突然逝世。

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是否維持目前的單一國家,還是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國家舉行公民投票,獨派以55.4%的微弱優勢決定終止與塞爾維亞的聯邦關係。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佈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佈獨立並且成為塞蒙聯邦的法定繼承國。2008年2月17日阿爾巴尼亞裔主導的科索沃也正式由塞爾維亞獨立,此舉動標誌了南斯拉夫聯盟的完全解體。

總括而言,當鐵托於1980年死後,南斯拉夫內各種族問題逐漸深化。而南斯拉夫分裂其實亦緣於其他因素,財富分佈不均和民族主義復興,各民族只著重自己權益,而塞爾維亞中央政府又無力控制,南斯拉夫內戰因而爆發,最終導致解體。

南斯拉夫各國解體事件一覽表

[編輯]
成員國 引發獨立事件 獨立戰爭 獨立時間 首個承認獨立國家
1990年代
 斯洛維尼亞 1990年斯洛維尼亞獨立公投 十日戰爭 1990年12月23日(公投)
1991年6月25日(正式獨立)
 德國
 克羅地亞 1991年克羅埃西亞獨立公投 克羅地亞戰爭 1991年5月19日(公投)
1991年6月25日(正式獨立)
 歐洲聯盟
 奧地利
 北馬其頓 1991年馬其頓獨立公投 馬其頓紛爭(2001年顯現) 1991年9月8日(公投)
1991年9月17日(和平獨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波赫 1992年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獨立公投 波斯尼亞戰爭 1992年2月29日(公投)
1992年4月6日(美國承認獨立)
 保加利亞
 塞族共和國 1993年塞族共和國公投英語1993 Republika Srpska referendum 波斯尼亞戰爭 1992年2月9日(首次獨立)
1995年12月14日(回歸波黑;代頓協議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2000年代
 蒙特內哥羅 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 不適用 2006年5月21日(公投)
2006年6月3日(正式獨立)
 愛沙尼亞
 法國
 科索沃 2008年科索沃宣告獨立 科索沃戰爭 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佈獨立)  阿爾巴尼亞

各加盟共和國、自治省現況

[編輯]

前南斯拉夫領土的現狀
憲法順序 加盟國/自治省名稱 旗幟 徽章 加入年份 首都 獨立年份 現今政權 現時旗幟 現時徽章
1 斯洛文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5 盧布爾雅那 1991  斯洛維尼亞
2 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5 薩格勒布 1991  克羅地亞
3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5 薩拉熱窩 1992  波赫
4 黑山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5 波德戈里察 2006  蒙特內哥羅
5 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5 斯科普里 1991  北馬其頓
6 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5 貝爾格萊德 1992南聯  塞爾維亞
7 伏伊伏丁那社會主義自治省 1963 諾維薩德 塞爾維亞自治省  伏伊伏丁那
8 科索沃社會主義自治省 1974 普里什蒂納 1990首次
2008部分承認
 科索沃

逸聞

[編輯]

南斯拉夫素有「一個國家、二種文字、三種語言、四種宗教、五個民族、六個共和國、七個鄰國、八個政治實體」的形容。

這些分別是:

一個國家──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二種文字──拉丁文字斯拉夫文字

三種官方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語馬其頓語

四種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

五大民族──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人蒙特內哥羅人

六個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蒙特內哥羅波黑

七個鄰國──阿爾巴尼亞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義大利

八個政治實體──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科索沃伏伊伏丁那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南斯拉夫百年:一个国家的“冥诞”. 德國之聲. 2018-02-12 [2018-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2. ^ 2.0 2.1 1963年中共三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南斯拉夫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吗?. [201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7). 
  3.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25。
  4. ^ 1969年勃列日涅夫会见铁托. [201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 ^ 南斯拉夫发言人武伊察说:勃列日涅夫访问南斯拉夫“有助于推进南苏友好合作”. [201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