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江泽民在背后策划,并授意张万年等在十一月十三日中共十六大主席团常委第四次会议上,搞了一场突然袭击,推翻了原政治局讨论五次做出的让江全退的决定,使江续任中央军委主席。 万里、乔石等要求江全退 |
---|
会后十六大主席团常委会将决议内容通知了万里等五名请假者。万里拍案而起,怒斥这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时逆退!万里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是指某个人对军队的领导,不是树个人权威,而是党的领导集体在政治上的领导。针对新政治局中江家帮不顾党和国家的利益,在十六大之后依然把普通党员江泽民摆在总书记之上的作法,宋平告诫江家帮勿仗势搞多中心阴谋活动。 200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新年展望茶话会。据传,乔石提出:必须纠正个人凌驾党中央之上、非中央委员凌驾于总书记之上的宣传,矛头直指江家帮背后的那只老黑手。 老同志新年茶话会 《争鸣》1月刊透露,在政治局新班子组织的官方民意调查之后,200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了新年展望茶话会,主题是诚请老同志对新领导班子提出希望、要求和意见。原订有六十多人出席,结果,万里、乔石、杨白冰、谷牧等十多人抗拒出席,认为江泽民搞罢阴谋,现在征求意见不过是涂脂抹粉,让人感到恶心。但,万里、乔石还是忍不住向茶话会作了书面发言,把自己要说的话倒了出来。 胡锦涛在茶话会的开场白说:政治局有一建议,今后像这样的会议要经常举行,在一些重大方针政策决定之前,也要请老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把茶话会这一形式,作为对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工作的监督机制的部分。 万里的书面发言炮轰江泽民违宪 背后有一个可怕的幽灵 |
---|
万里给茶话会的书面发言,题为《我的几点感想》,其中说:以法治国为什么这样艰难,这么沉重,这么繁复?足以值得共产党人深思。我参加革命至今七十二年,一生为了建设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要解决对执政党的权力的约束机制,对党政干部、中央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的监督机制。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权威就是宪法,就是法律。建立个人权威,树立党中央权威,树立地方党委、政府的权威,那么,把宪法、法律,置于什么地位,把人民置于什么地位? 万里引述从未公开过的邓小平讲话 万里在书面发言中首次引证了邓小平有关对共产党的反思的讲话,这是在过去从未公开过的。 邓小平在八十年代,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及建国以来的中心工作时,曾说:要承认共产党在执政后同样犯了国民党的致命的错误:违背人民意志、违背了对人民的承诺,背叛了党的纲领,在某种程度上还更严重。 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瓦解后,邓小平在党内还说过:倒了,瓦解了,根本问题是执政党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意志,违背了对人民的承诺;同样,在资本主义国家,某执政党失去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也得下台,这就是历史规律。 乔石戳江一针就见血 乔石在书面发言中直指江泽民:必须严肃纠正个人凌驾于党中央之上,非中央委员凌驾于总书记之上的宣传。究竟是党中央领导,还是中央军委主席领导?究竟把国家宪法、党章放到什么位置? 乔石在书面发言中明确表示:关于三个代表思想作为纲领性纳入宪法,要进行研究,不能轻率、不能搞中庸,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尊严、国家社会制度的大事。 宋平对江泽民和江家帮说话不客气 宋平在茶话会上对新领导班子,提到:整体班子属于壮年,有朝气、有视野,有不少工作、社会经验,文化知识程度高,这是好的方面,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在党内、地方,对班子整体评价,还是较低,对部分领导成员的评价,还是较差,这是被动的方面。 宋平又告诫江泽民:全党、全国都在关心能否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使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关系得到改善,能否走上以法治国的正道上。 宋平还警告江泽民、曾庆红:领导班子中不能搞多中心、搞山头宗派活动,不能好表现个人。 各民主党派也得紧跟共产党党章修改本党章程 党的性质变了 |
---|
李瑞环、尉健行、李鹏、丁关根、田纪云等都提出:党章和宪法是有区别的。李瑞环提出:各民主党派都在紧跟着共产党党章的修改而修改本党章程,对各具特色的民主党派团体,造成了消极影响。民主党派内部有强烈反响,还是要关注的,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背道而驰的。会上也谈到一些高官的作风:省委书记、省长及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省长,五年任期内到农村考察,每年仅一次。而省级党政领导干部,出国外访的时间,反倒多过在本地区的考察时间。部长中以教育部长陈至立表现最突出,被誉为“欧美巡回大使”。 江泽民命封杀茶话会内容 江家帮在茶话会上挨了几闷棍,个个圆脸拉长脸。会后,江泽民立即通知曾庆红为首的中央书记处,对新年展望茶话会的内情要做到四不:不见报;不上中办、国办的《简报》;不作通报或传达内容,不准向外扩散会议情况。 但这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消息怎么能封杀得住呢?开会的第二天,北京街头巷尾已经在津津有味地谈论了,并且连江泽民鸡肠爆炸的丑态和江家帮气急败坏的窘样都形容得活灵活现。 资料来源《争鸣》2003年1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