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列传第三十一》记载:
第五伦(人名)在乡里任“啬夫”的小官时,均平徭役、赋税,调解乡里间的矛盾,公正和善,很得人心。但他认为自己做官发达不了,就带着家人搬到河东去了。
从此,他改名换姓,自称“王伯齐”,靠往来于太原和上党间,运盐为生。在途中,若是遇上垃圾、障碍物,总是亲手去清扫干净后再上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行人都称他为道士。以前的亲戚朋友,却不知他去了哪里。
第五伦后来又从政做官,当了会稽郡郡首,官至“二千石”,作风仍勤劳俭朴,亲自割草喂马,其妻子依旧烧火做饭。他将俸粮留够一月所需,其它的全部贱卖给贫穷困窘的百姓。
他所管辖的会稽郡,原先有许多鬼神庙。百姓因而常杀牛祭神,财产日渐匮乏。据说有人吃牛肉而不祭神,结果生病了,死的时候,还发出像牛一样的叫声,因此,郡中官吏不敢禁绝祭祀活动。第五伦到任后,下令所属县衙,发出通告:若有巫师假借鬼神欺诈、恐吓、愚弄百姓的,一律拘捕。有乱杀耕牛祭祀者,严惩不贷。百姓开始很惧怕鬼神发怒,有的巫师更放出谣言,惑乱人心。第五伦更加严厉地整治,后来这种装神弄鬼的活动就断绝了,杀牛的行为没有了,人们的耕种、劳作方便起来,生活也安定富裕了。
元和三年,皇帝批准第五伦告老还乡,赐他终身享受二千石的俸禄,并送钱五十万、住宅一处。几年后,第五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皇帝又赏赐他家大量的器物、衣服、钱财。
勤俭朴素,是中华传统美德,古人既把它当作获取人生幸福的方法,也以之作为修养身心之要道。
《尚书‧洪范》中,将人生的大享受,总结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古人认为,若不积德行善,人一生的福气是不稳定的,享受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在这方面享受得多一点儿,在那方面就剩得少一点儿。福气一旦用尽,灾祸就随之而来。源于这些朴素的“福气”思想,一般人也会从两方面做起:勤俭朴素,减少已有福气的损耗,这就是古人“惜福”的观念;努力行善积德,迅速积累新福气,这即是“培福”的观念。
第五伦官至二千石,还亲自切草喂马,妻子亲手做饭,家中只留一月口粮以自给,人们初见这些行为,也许觉得他“矫情”,或是别有用心:大概想故作廉洁,以博美名。其实,那不过是“惜福”的自然举动罢了。第五伦运盐时,清扫沿途垃圾,为官后,将多余俸粮贱卖给贫困者,在任上时,禁止杀牛祭祀,这些都是在行善,以“培福”。五福中,“富”包括财富、地位、名望等方面;“康宁”指健康、平安;“好德”指乐于为善、品德高尚,古人认为惟有行善积德,才能增加福气,所以干脆将此项直接列在五福中;“考终命”指善终。
第五伦一生,时时惜福、培福,所以自己也得享大福:他从乡间的小吏升至三公,终身得享二千石俸粮,并被赏赐大量财物,寿至八十余岁善终。以“五福”的标准看,他样样都好。
第五伦本人那么做时,并非是从功利角度出发,他的本心也许只是想“俭以养德”而已。因为古人固然以“勤俭朴素”为求福之法,但更多的时候,是将其作为一种修身之道来实行的。
关于“惜福、培福”的思想,确实能解释史书和现实中的许多问题,绝对是有益于世道人心的。@*#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