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習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的在紐約華僑學校黃炯常校長及葉新玉老師的協助下,順利於5月16日(星期日)下午,在紐約華僑學校成功辦理萌芽級、成長級、茁壯級「兒童...
有人說現在是電子(信息)時代,有人斷言本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中文將成為國際語言,還有人認為「地球」 正走近聖人預言中的大同世界……。人類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尤其今天,人類融合,文化多元,資訊發達,瞬間萬變,當前教育似乎有點茫然,正在迷失 。
郎博士教育與學習選摘雜談專欄 談華人孩子的素質教育 郎艷霞博士
郎博士教育與學習雜談專欄 「天才」的秘密 郎艷霞雙語學校 郎艷霞博士
平原中文學校地處長島納蘇郡,於2000年創建,是長島地區第一所擁有自己校舍和教育設施的中文學校。十年寒暑春秋過去了,平原中文學校也成了如今的平原中華文化中心,有300多名學生。出於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熱愛,也出於對漢語教學的關心,我們特意走訪了文化中心的校長李瓊英女士。
「字是門樓書是屋」、「字如其人」,中國傳統書法流傳千年,博大精深。但隨著資訊化社會、電腦時代的到來,在中小學教育中,漢字書寫正在被有意或無意地弱化。調查發現,學生寫不好字的現象比較普遍,不少師生呼籲,漸行漸遠的書法課,應該重返中小學課堂。
風和日麗的上週日早晨,我們驅車來到位於長島LIE48出口的平原中華文化中心。早就聽說朱昆華老師的中文課很有特色,今天總算得到旁聽的機會,想到可以重溫久違了的學生生活,再在教室裡聽老師上課,心裡充滿了期待。
漢語是世界上唯一內涵最豐富、歷史最悠久的語言,每個字、每個詞都有其來源出處,而且不同的人、不同的境界看到的漢字的內涵和意義都不一樣。
澳洲聯邦政府已經“悄悄地”在中學實施一項6200萬元的亞洲語言教育計劃,企圖在10年內讓能流利講亞洲語言的高中畢業生翻倍。
華夏文化是神傳文化,中國漢字是神傳給人的,是交流思想、傳播信息、傳播中華文化的特殊工具,對亞洲一些國家的文字與文化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關於我國文字的起源,《易經‧繫辭》與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有較為系統的論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黃帝之史官倉頡初作書,蓋依類象...
很偶然,走進了平原中華文化中心中文教師郭靜子和她的幾位學生的課堂,這個七年級班有葉日佳,王羿堯,江曉彤,馬晨芸,林婉欣和黃瑞嘉。他們都可聽懂中文問題,用中文回答,中文程度與同齡孩子相比已經相對很高,在筆者同他們一問一答的一個小時中,既驚嘆他們掌握到的中文,也感受到他們純真無邪的童心,記錄其中片斷,也許可以給家長和教師參考。
色彩亮麗、豐富的金魚,一直很能吸引許多人的眼光。心情有些些煩悶時,看著魚兒在水中游,彷彿心中那絲絲縷縷的煩惱會跟著魚兒尾巴的擺動而消失隱跡。偶爾放下手邊的工作,敎敎孩子摺紙,是另一件更能忘記苦惱的幸福事兒,在摺紙活動中又可以啟發孩子的腦部發育、空間概念的加強,是一樁只有好處的事情。
讓孩子們感覺有歸屬感。讓學生感覺老師是有權威的,這也是為了抓住教學。老師可以上課講些笑話,具有幽默感,讓他們感覺親切感。盡快恢復上課,糾正教學心態,不能在那麼寶貴時間內處理個案。
為紀念國父143歲誕辰,暨增進外籍學生瞭解中華民國國情以及學習華語文的興趣,國立國父紀念館於上週六舉行「第36屆外籍學生華語文演講比賽」。經參賽者激烈的角逐競爭,獲獎名單如下:第一名來是自美國的柏萊恩,第二名是韓國的李章孝,第三名則是由澳洲的馬修榮獲,來自英國的郝毅博獲得優勝。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
兒子三歲了,「說話」這個課題被越來越經常的擺上了桌面討論,倒不是我們擔心他說話晚,或者有很多話他還不會說,而是怎麼讓他在外語環境中堅持說中國話。
為激發廣大中小學生的讀書興趣,開闊其視野,紐省從2001年開始了面向小學學前班到9年級學生的「青少年讀書樂」活動(Premier's Reading Challenge)。
 我研究數學與棋藝的關係超過十幾年,從這十幾年研究的經驗來看,發現中文文字的創始與數學有極密切的關係。大致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來看:
在字慧第(五)講中我提到文字的告誡,比如聚眾結社,結黨謀事,常會被人利用而不自知,如果不嚴加警惕很容易被黑暗吞噬失去慧光,盡幹些見不得人的黑事,因此「黨」字挑明「常」字頭下一個「黑」。非戒慎不可。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要教人學好國文,非得教人認識部首不可。對用心學習的人來講一般也都熟諳部首(俗稱邊旁)的作用。 很多典型的部首都有條理,有系統,像:手、足、木、目、金、水、火等都是普遍型的部首。另外貝部、雨部也都有案可稽。
學中文 提升個人競爭力 全球興起一股中文熱,據估計到二零一零年,將有一億人以中文作為外語來學習。中文教師在美國社會越來越搶手,甚而提升了華裔保母的身價。中文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新紀元周刊》第四十五期封面故事探討了此問題。科學研究發現,學習中文有益大腦的開發,提高個人的智商,並強化學習能力。在這方面的效果上,正體字又優於簡體字。 法國媒體曾報導學習中文的十大...
言秀引誘,小心陷落 談到作秀也就是---「言」及作「秀」,當然要發揮引「誘」的作用。好像古聖賢造字時早料到將來會有這個流行「作秀」的時代。而預先提醒人不要被「作秀」所誘捕。
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們都知道是Olympic Games的音譯和意譯合稱,簡稱「奧運」,此「奧」本來沒有字源的意義。但世上的事情往往很神奇,就兩個漢字的字源分析,很有意思。
雨部的歸納與靈字的解析系統化的學習對我們很有幫助。學中文也一樣,以下是學正體國字中,描述一種有關自然現象時所用的字,可以歸納成一個系統的一點心得。
留心思考, 過目難忘。
單憑一張口,哪能作準。
腦筋動一動,易懂又好用。
爾等讀書,需求識字。或曰:焉有讀書不識字者?余曰:讀一「孝」字,便是要盡事親之道,讀一「弟」字,便要盡從兄之道。自入塾時,莫不識此字,誰能自家身上,一一體貼,求實至於行乎?童而習之,白首不語,讀書破萬卷,只謂之不識字。王汝止講良知,謂不行不算知。有樵夫者,竊聽已久,忽然有悟,歌曰:「離山十里,柴在家裏;離山一里,柴在山裡。」如樵夫者,乃所稱識字者也。
從「教」「訓」「順」的深意談起
共有約 10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