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11月30日訊】作者:陳彥玲博士 / 整理:李曜宇・大紀元
(主持人說)攀比心這個問題,上次說到,有智慧的父母絕不會放任對方孩子的問題不管,為什麼呢?(陳老師說)我小時候在課本讀過一個故事,說有一位荷蘭的小朋友,有一天他回家的時候,發現海提漏了一個洞,水開始往裡流進來。這時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用管,另一個是留下來處理問題。後來大家很感激這位小朋友,假如沒有人在這個時間點發現,並堵住流水,後面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合作力量大:群雁與單雁
這個故事在我很小時候,就告訴我一個道理,小不為,可能後面就是一個大亂子。第二個就是現代科學裡面,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當大雁在飛的時候,大雁如果是和雁群一起飛,會比單隻飛的時候,減低71%的力量。所以現在很多公司、學校都要講究團隊合作的能力、態度和精神。
(主持人說)獨木不成林,一個人做不成大事。大家都有這種共識,但中國人也講:「買賣好做,伙計難搭。」人跟人之間真的是不太容易配合,華人通常不太注意這方面的心理建設。
就管他人瓦上霜
(陳老師說)我覺得非常可惜。在我讀到了大學,有一位在流行病學非常有成就的教授,每一堂課就說:「什麼叫做預防醫學?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做,他人瓦上霜,你一定得管。」例如,當公車裡有人咳嗽的時候,你不能不關心,因為這有可能是一個大流行病開始的指標。到後來國家會制定法律來管束醫生,當醫生看到有法定傳染疾病上門診時,你不上報你就違法,甚至吊銷醫師執照。
所以,我們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做給他看,帶他關心周圍的同學們,這也是一很好的身教,讓孩子學到如何與人合作、與人相處、如何擴大自己的胸懷去關心別人。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是大器的、大肚量的。好的大學要的是這種人。
(主持人說)現在家長很犯愁的是,現在社會有很多不同的問題,都應付不過來。(陳老師說)是的,沒錯!所以,打下非常好的健康心理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真正有自信、正向、樂觀,還會關懷別人的人,這些問題到他面前來,常常那個傷害是可以避免掉的。這會產生真正的英雄。
廚師被授予公爵頭銜
在英國有一位廚師,他發現在英國很多小學裡,給孩子吃的是半冷凍食品。他看不下去,覺得總是吃這些營養不夠的東西,以後國家的孩子怎麼長大呢?所以,這位廚師就到學校去做志工,教導孩子正確的飲食,孩子以前甚至沒有看過馬鈴薯,只知道薯條。剛開始他面臨很大的麻煩,有老師就覺得很麻煩,我還要跟你配合工作。後來老師們被感動了,老師發現當孩子去吃真正的食物、對食物有真正的了解,還給孩子一塊小土地去種植,這時孩子變得專注度提高了、減少偏差行為、學習效率提高,老師變得更輕鬆了。後來老師接受他了、支持他了、跟他一起做。
但是,當初廚師只有一個人,甚至有家長在反對他,家長本來不用管,現在也要配合東配合西,但是當成果出來後,家長沒話說了。最後這名廚師得到英國25萬名老師和家長的聯名支持,還被授予公爵頭銜。這名廚師不是博士,也沒有孩子,但他做了這樣的事情。
一個眼神、一個問候
我常常說,這個社會出了一個搶劫犯,有6個人就睡不著了,市長、局長、醫院院長等等這些人。這些人很可能在小學、初中階段都是最優秀的孩子,當他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管不著別人的時候,那個學校末段班的學生長大後,就讓這些人睡不著。這是有可能發生的場景,所以我常常用這樣的道理來告訴我自己:你絕對不可能也不可以,看著一個弱勢的孩子(我指的是心理上弱勢、處理問題的方法上弱勢)撒手不管、不幫忙。你不要告訴我,你沒有我這樣的學歷、經歷,只要你一個溫暖的眼神,願意去關愛他、問候他那就夠了。
(主持人說)真的被陳老師感動了!以前看陳老師無論碰到誰,都那麼用心地回答家長的問題,問問問,我就想陳老師哪有那麼多時間啊!都累得這個樣子了,每天那麼多的電話、諮詢,還做演講。但是,我今天理解了,只有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否則這社會曾出不窮的問題,大家都不知道從何做起。就像攀比手錶的這位孩子,這個事情比較敏感,我們該如何做呢?
(陳老師說)我們不用打電話去給那個家長,也不用指名道姓說那個孩子是誰。我們只要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真正地去關心他的朋友。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班上有一個同學需要朋友,但他不知道如何去交朋友,你覺得我們可以做什麼?
孩子的共同語言
其實,孩子們有孩子的世界,有他們共同的東西。我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親戚有兩個小孩,爸爸是德國人,老大長得特像德國人,老二就像華人。環境的關係(全家住在美國),當時媽媽就覺得,老二有機會送回台灣,去學一點中文。
剛好那一年我要到美國去,她就托我帶著老二回美國,後來我才發現他一點英文都不會,因為他住在台灣一兩年的時間,周圍沒人說英文,自從會說話就是說中文。但他是金頭髮藍眼睛,長得太可愛了,我一路帶著他,所有人都用英文跟他打招呼,但他一點都不懂。當他跟他哥哥碰在一起的時候,我還在想,弟弟說中文、哥哥說英文,好幾年不見了,這怎麼辦啊?我要不要在中間當翻譯呢?
後來兩個孩子一放,完全不需要插手,孩子與孩子之間有他們溝通的肢體語言,我就觀察兩人怎麼玩,一個講英文、一個講中文。他們靠的是什麼?我們以前就說過,孩子幼小的時候,對聲音的接受是什麼?就是音頻,他聽得出來這句英文是高興的,這句中文是開心的,兩人就這樣溝通了。#(待續)
【預約諮詢】請登錄爸媽必修課官方網站:https://bestparentingclasses.com
視頻:陳彥玲博士【爸媽必修課】(56):別人家的孩子犯錯時要不要管?|醫生發現法定傳染病不上報是違法行為|團隊合作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11月28日教育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