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善的力量

當耗散結構理論遇到水結晶實驗(十)

小巖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七、水結晶實驗——對人類認知的衝擊

水結晶實驗顛覆了人類以往對物質與生命的認知。實質上這種顛覆是針對300年來佔人類知識統治地位的實證科學對物質與生命體的界定而言的。她使我們不得不從新認識物質與生命體的意義,而這種「從新認知」卻會使我們回到許多古老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古老認知當中。

比如,什麼是物質?實證科學是把「它」對立於「精神」之外的,是「純粹」的物質。一旦「它」有了精神,它就不再是「它」了,就不再是物質的「它」了,她就是一種生命形式了。所以在以往的認識中,物質與生命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由不同的規律和機制所主宰,是涇渭分明的。

又比如,什麼是生命?實證科學所認識的生命形式有人,有動物,有植物,還有微生物。他們都具有生命「活著」的特徵,他們都有新陳代謝。而且在實證科學中,認為動物屬於高級生物,可以有喜怒哀樂,其中人是最高級的生物,不但有喜怒哀樂,還有思想,會分析,會創造,有價值觀,有道德判斷。

然而什麼樣的生命才會有思想呢?美國人巴科斯特用實驗手段發現了植物具有喜怒哀樂,而且具有感知、認知、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甚至具有超過當前人類的超前預知和超感功能。這實際上已經顛覆了人們對生物的劃分,顛覆了所謂高級生物的界限。而水結晶實驗的發現更是徹底的顛覆了實證科學對生命的定義。水,這個最基本的物質要素,物質形態,純物質的物質,現在卻具有了生命體的特徵,而且還是像最高級的生命體——像人一樣的生命特徵,她有認知,會思想,會創造,能溝通,能表達。更不可思議的是,她還有道德標準,有善惡判斷的能力,她天性善良,並且善惡分明。

生命是由水構成的,人也是由水構成的。那麼人的生命屬性會不會來源於他的「水的屬性」或「水的本性」呢?或者物質、水、生命本來就是一性的。我們知道,人會得病,人會走向「老病死」,那麼,會不會是因為人背離了「水的本性」而造成的呢?舉個例子,在人體中,大腦中水的含量是最高的,達到90%以上。那麼人可以思想會不會因為與「水的屬性」有什麼關係呢?另外,人在嬰兒時代含水量可以達到90%,走到壯年時期含水量是70%,到老了的時候含水量就降到50%。那麼,人走向衰老的過程也就是人體中水含量衰減的過程。那麼,這個衰老的過程,也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揭示的「滅」的過程,它是否就是一個人逐步背離「水的屬性」的過程,逐步背離水的天性善良的過程,也就是逐漸背離宇宙屬性的過程呢?

另外,水結晶實驗讓我們不得不從新認識傳統文化中那些「無稽之談」和神話。江本勝博士展示的一組照片中,有一條歡騰的龍印在一個美麗的結晶上。他說:日本人相信龍是神,生活在水裡的龍,是水裡的神。其實,龍是中國的圖騰,他是中國神話中的動物,但是在當今中國黨文化的灌輸中,認為那是古人無知的「編造」。然而我們知道,水是不說假話的,人眼看不到的,水卻看到了,並把她看到的告訴了人,但很多人卻不願意相信。這是人的悲哀!

這讓我們不得不從新認識被實證科學所排斥的那些古老傳統、古老傳說、古老文化和古老認知。他們真的是不科學嗎?還是不被「科學」所認知?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張照片,顯示的是即將融化的冰在還未完全成為水的形態時的水結晶景象,她呈現出一幅漢字「水」的圖形!剎那間,我們屏息而注,不得不讚歎華夏先哲們的智慧和洞察,不得不從新考慮什麼是文化的先進與落後,我們也不得不從新考察漢字的來源,不得不從新評判簡化字的功與過、是與非,到底誰有著更深邃的內涵,誰只是膚淺的短見?

當記者詢問關於中文的簡體與正體字(註:「繁體字」是黨文化對傳統漢字的貶稱,我們稱之為正統文化的「正體字」)的水結晶有什麼區別時,江本勝博士說,比較水結晶的實驗結果證明,中文的正體字信息非常好,比如「愛」,正體字「愛」是用心,簡體字「愛」是用友,而友誼不用心,沒有了「愛」原來的內涵。

我們不去詳細討論漢字到底是表意語言還是實體結構語言?漢字形態到底是書寫結構還是實體結構?如果漢字的書寫結構有超越表意語言功能之外的實體結構或實體意義的話,那麼漢字就會對應著來自宇宙更多的東西、更深的內涵和意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簡體字就是對中國文化傳統的割裂,對神傳文化的割裂,也就是對神的割裂,對宇宙真理的割裂,對生命本源和源泉的割裂。

簡體字追隨者們最大的一個借口就是正體字寫起來太慢,會導致大量文盲。其實這是一個根本站不住腳的借口。因為文字的第一需求是「識別」,佔其使用功能90%以上,而書寫功能不到10%。而正體字的可識別性比簡體字高出許多倍,特別在電腦時代,如果未來使用整體識別輸入或圖形輸入方法,正體字的輸入速度比簡體字會快的多。

退一步講,就算是正體字寫起來慢,那麼如果正體字比簡體字更符合「水的本性」,更符合「生命的本性」,也就是說正體字對生命和健康更有益的話,你會選擇哪個呢?正體字還是簡體字呢?我們不妨再舉一個例子,正體字的「樂」與「藥」同源,而簡體字分別是「樂」和「藥」,看不出兩者有任何的關係。所以在古代,音樂具有治病的功能,而且是一種精神的治療方法,而藥是一種物質的治療方法,採用草藥的治療方法,所以在上面加了「草」字頭。但是現代音樂已經沒有這種治療功能了,就像前面那幅聽了重金屬音樂的水結晶一樣,水是散亂的,是解體的,那麼人的身體還能夠健康嗎?!

另外,寫書法的人都知道,練書法可以聚精會神、屏氣調息,對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可是寫書法的人也都發現,寫簡體字不是那個味兒,寫出來不好看,沒有那個神韻,總好像缺點兒什麼似的?其實缺的可不是那麼一點兒,缺的多了!簡體字與文化的根斷了,與宇宙的聯繫斷了,與造字那個神的關係斷了。那個造字的神已經不在那個字裡面了,它怎麼還能有神韻呢?!

那麼,水結晶實驗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呢?水結晶實驗的發現還告訴了我們什麼呢?還有,水結晶實驗對我們現代人類的意義是什麼?水結晶實驗特別對我們現代中國人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們不得不提出這些問題,因為水結晶實驗或許能夠幫助中國人找回我們失去的神傳文化的根,找回我們失去的與浩瀚宇宙相關聯的血脈,找回我們作為人的真正意義與使命!(待續)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很多人把課本當成了衡量知識與真理的標準,當成了衡量客觀發現的真偽的標準,當成了衡量科學發現的標準。
  • (shown)對於這些永恆的問題,現在科學有現在科學的解釋,古老文明有古老文明悠遠的傳說,而在每個人心底裡、在心靈的深處也許都有著自己的答案與信念。
  • (shown)牛頓實際上並沒有回答關於宇宙之「生」的問題,牛頓本人也不奢求或冒然解釋這種他認為是屬於「上帝的意志」的問題。他只是試圖用數學模型來描述這個現有的宇宙的秩序,而不是把它當作我們在物理學課本中所學到的「萬物之理」。
  • (shown)第二定律沒有揭示關於「生」的機制與「生」的過程,更沒有揭示「成住壞滅空」的全過程。而且它所揭示的「滅」的機制也是針對一個線性封閉的物質系統而言的。
  • (shown)耗散結構理論可概括為: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的開放系統(不管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乃至社會的、經濟的系統)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在系統內部某個參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通過漲落,系統可能發生突變即非平衡相變,由原來的混沌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間上、空間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
  • (shown)如果再往前走一步,耗散結構理論就必須徹底突破實證科學的框框和假設,因為當你開始觸摸到生命體和生命現象的時候,你就必須徹底改變那種「唯物」的思維,因為生命的根本屬性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或者說是物質與精神的一致性。
  • (shown)一旦我們突破物質表層空間的認識侷限,一旦能夠觸摸到精神存在的能量屬性,那麼我們的認知就會全部突破,達到一種全新的認知。這就是我們要在「水結晶實驗」的分析中要給大家所揭示的。
  • (shown)「水結晶實驗」的意義就在於它通過一個簡明的實驗,直觀而通俗的向人們展示了物質與精神的真實關係,揭示了一切物質都可能存在著精神這樣一種事實,揭示了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而不是分離的這樣一個事實。
  • (shown)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有精神,萬物皆有意志,萬物皆是生命。這是水結晶實驗告訴我們的。
  • 我們曾經都是天使?是誰主導了一萬年前的基因改造工程?吃了能永生,為何世界各地都有生命之樹的傳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