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情况 六份年报揭示重要答案(图)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国有大银行那光鲜亮丽的年度成绩单。(图片来源:Panumas/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4月5日讯】4月初,上市公司年报早已陆续披露完毕,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国有大银行那光鲜亮丽的年度成绩单。然而据媒体报道,国有六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去年年报统计发现,在合计新增的51,305.59亿元贷款中,公司类贷款增加14,876.08亿元,占比不足三成,投向了个人贷款的是31,180.04亿元,占比六成,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了25,338.96亿元,占据全部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
新增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都是衡量房地产市场流动性的最重要指标,没有之一,因为这个数字直接提现的就是有多少人用了多少钱在买房,所以个人住房贷款处于高位,意味着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向楼市。然而在当前房住不炒、金融政策微妙变化的背景下,这种现象又传递了哪些信号呢?
1、个贷存量高但不一定都是购新房
回顾2018年前三季度,当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上涨13.3%,但是商品房个人房贷却出现1.2%的下降,而且商品房个人房贷占同期商品房销售额的比重也从2017年的19.3%下降到16.8%。再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比2017年仅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水平仅低1.2%。
这说明尽管在2018年内外环境严峻的背景下,银行业对房地产依然比较看好。那么房地产贷款增速依然高,而个人房贷却下降,这些钱去哪里了呢?答案是二手房。由于调控政策,新房市场被打压的比较严重,相比之下二手房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小,这时改善型住房和购买二手房的需求就会被激活。
2、居民的房贷债务高居不下
2018年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了6.45万亿,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的近4成。有人就疑惑了:去年的楼市调控不可谓不严厉,而且各种违规资金进入楼市都掐死了,即使这样,为何还有资金流向楼市呢?因为房贷利率上行和房价高企,人们的购房成本上升了,因此按揭贷款的数额自然也就上去了,而这并不代表楼市的需求有多么火爆。
3、房贷不会被一棍子打死
今年以来的股市反弹说明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货币的宽松预期有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因此在这种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股市和楼市就不会形成跷跷板关系,即资金进了股市,就没钱进楼市。只是说股市不受政策限制,反应会比楼市更快罢了。未来,随着信贷的逐渐放出,对房贷的控制或许也会慢慢放松。此外,如果未来经济数据未达预期,甚至还可能加快放松房地产贷款的步伐,毕竟当下靠实体经济来拉动增长的底气还不足。
总之,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房产占用过多的资金,形成过多的负债,都会造成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合理的负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过度负债只会让经济陷入越来越深的泥潭。
总结:
2008-2018这10年当中,房价翻了好几番,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也从3万亿飙升至21.9万亿,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通胀因素,但这种呈指数型增长的情况并不健康,因为这样与其说是经济增长得益于增量货币,倒不如说是老百姓负债。
房贷与贷款总量占比过高,就像利差与银行利润占比过高一样,都是不健康的,而且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因为如果房价下跌,老百姓断供,银行的不动产抵押品价格同样会下降,最终结果就是银行大量坏账,金融危机爆发。而老百姓都把钱拿去买房了,自然也就没钱消费了,谈何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呢?好在国家对于房贷的控制不可谓不严格,但就目前状况来看,也不排除未来利用房贷来支撑经济的可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