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6月26日讯】美国目前的失业率为7.7%,但在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失业率始终维持在4.1%,而有专业学者估计2012年6月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05%,其中大学受教育程度的青年劳动者失业率高达16.4%。临近毕业季,当中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了公务员考试、招聘会、笔试面试等疲于奔命时,美国大学生也在经历着非常相似的考验。制作简历、参加校园招聘会、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检索招聘信息、联系家人朋友介绍工作……求职成了当下的生活重心,下面来看看美国大学毕业生是如何找工作的吧。
就业机制高度市场化
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呈现出高度市场化的特征,毕业生自主择业,由市场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但同时,各大学和美国政府也设立了一系列的、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机制。
成功的求职始于良好的职业规划。美国各大学往往在学生二年级时,甚至甫进入大学校门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其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了。
美国大学中普遍设有就业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会开设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定期举办各类与求职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研讨会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各类职业的性质,选择职业方向,明确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
同时,他们还提供各种就业相关信息,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兼职的场所,传授简历制作技巧、面试心得和职场经验,以及讲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除就业服务中心外,各院系也常常会举办本专业领域里的职业发展讲座与研讨会,邀请知名校友和重要的用人单位前来交流指导,为学生解惑释疑,并提供实习和工作的机会。
美国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围绕就业信息而展开。一方面,美国劳工部建有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站,为雇佣双方提供交流的媒介,成为大学生除学校以外获取就业信息的最重要途径。同时,它们也会定期收集和公布大量的就业统计数据,帮助学生分析各专业的就业现状、岗位需求情况和发展前景。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美国劳工统计局每年编纂发行的《岗位需求手册》几乎已成为美国大学生的就业必读书。
公务员职位缺乏吸引力
美国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大多集中在社会服务部门和公司企业中。以2011年为例,有四成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了教育、健康护理、社会服务等领域,其次便是专业服务、商业服务、休闲接待、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经济金融业等社会部门。而进入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即“公务员”系统的,只有3%左右。
在美国,较低的收入、狭窄的发展空间、更迟的退休年龄和缺少挑战性的工作性质,都使得公务员职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颇为有限。至于隐性的高福利和灰色收入,在严格的社会监管体系下,更是不可企及。
在美国,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行业集中在医学、审计和会计、工商管理、通讯、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侦查和犯罪调查等领域,其平均年薪都在6万美元以上,且市场需求量大,因而成为众多学子孜孜向往的人生舞台。
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法律保障
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和工作单位里均属于明显的弱势群体,更容易遭遇种种欺诈、侵权行为。而美国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为其求职、入职的全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这类劳动法律法规既包括国会的立法,也包括劳工部的法律法规和各州的地方性法规。
这些法律的核心目标一是保障所有求职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促进就业公平,使所有的劳动者都能获得平等的就业信息和机会,防止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
其中最重要的包括1963年的《同工同酬法》、1964年的《民权法案》、1970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1973年的《联邦职业复兴法案》、1990年的《残疾人保障法》、2007年的《21世纪竞争力法》等。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监管上述就业法案,并对违法现象进行审查。
美国劳工部则负责贯彻实施与劳动就业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以不断改善求职者、劳动者和退休人员的工作条件,促进就业机会,保障其包括养老和医疗在内的各项权益。
在萎靡不振的经济形势下,“毕业即失业”的难题,同样摆在了许多美国大学生的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毕业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尝试转型,或者放低姿态,从一份兼职或没有报酬的实习工作做起,以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为将来正式步入职场做准备。
许多毕业生最大的忧虑,反倒是如何养活自己,避免做“啃老族”。与没有正式工作相比,无法独立生存才是令许多美国年轻人最为难堪的标签。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