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尼专栏】“五百年来一大千”为何远离中共(组图)

作者:戴东尼 发表:2023-03-16 10: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特大

张大千 自画像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国立故宫博物院)
张大千〈自画像〉 

在中国画坛上有这么一位画家,他喜爱身着中国传统长袍,头戴高冠,长髯飘拂;他临摩研习的书画纵贯古今,历经清、明,直追宋唐晋魏;他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四川是他家乡,阿根廷、巴西、美国旧金山、台湾都曾是他人生旅途的歇脚处。他还是画家中的名厨、美食家。他的穿着、生活习惯和礼节,比任何一位住在中国的中国人,要更加中国、更加传统。他就是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名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他的画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概括来说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他擅长所有传统中国画的主要门类,无一不精通。

张大千 散花图
张大千〈散花图〉 

张大千的一生,他所尝试过以及开创出的画风,几乎涵盖了自5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创作理念,因此他的画作为新世纪见证了一部千年宏观的艺术史,是几乎涵盖了自5世纪以降的一部中国绘画史。除了本身在中国艺术成就之外,张大千有生之年往来亚、欧、美各地举办画展,为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遗余力,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很多人认为张大千之所以绘画成就这么高是因为他是天才,可张大千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就要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他认为只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他还强调说:“尤其是在基础上下功夫是最重要!”

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张大千还去到塞外敦煌莫高窟。在莫高窟看到这数以千计的三唐六代之菁英,佛法诸天之神变,光彩夺目,张大千倾慕喜爱之情达到极点。敦煌壁画,气势宏伟,结构谨严,人物生动富丽,画幅高大。张大千以他忠于绘画艺术事业的精神,和他豪迈的艺术家风度,立志按原作大小尺寸临摹,恢复原作本来面目。他研究临摹壁画达两年六个月有余。

自敦煌回来,张大千作画,气势更加坚实雄伟,色彩更为富丽多变,画风又为之一新。大千先生的朋友,近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曾题诗赞他:“三年面壁信堂堂,万里归来须带霜。薏苡明珠谁管得,且安笔砚写敦煌。”

1949年夏天,张大千原本想先来台湾看看生活环境,回头再接上一家老小,举家迁台。但是,局势的变化太快,张大千赶回家,接上一家老小时,没想到,机位不够。他一家仅分到3个机位,在当时那种局势下,这还是一种特殊待遇。张大千当机立断,带上四太太徐雯波,以及3岁的幼女张心沛飞离成都,随民国政府到了台湾,从此再未回中国大陆。虽然远离了中国,但中共还是想把张大千骗回中国大陆,为其所利用。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