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谈谈故宫为什么总失火(组图)

发表:2018-01-01 19: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天灾人祸?谈谈故宫为什么总失火
故宫平均每七年就有一次失火,损失惊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那么故宫为什么总是失火?是天灾还是人为?四百年来,这里的主人又做过哪些努力呢?

故宫失火 损失天价

故宫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朝。在这四百年间,有记载的火灾就有80多起,损失巨大。在世人熟知的,民国十一年的建福宫大火事件中,宫内所藏的经文,珍宝,玉器,书画,大小金佛无数,再加上殿旁几棵数百年的参天松柏悉数化为灰烬。

溥仪后来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大火过后,内务府找人来处理后事,中标的商家在废墟中竟然捡出17000多两金块和金片,由此可知,损失数额必是天价。

据史料记载,相比古代的普通民居,故宫失火的比率确实有明显的突出,再加上故宫是政治中枢,每次火灾都有详尽的记载,平均每七年就有一次失火,让人印象深刻。

那么故宫为什么总是失火?是天灾或人为?帝王们又做过哪些努力呢?

木质梁架结构 防火弱点无法免

古代中国气候湿润,原始森林茂密,木材资源丰富。相比于搬运,裁切,修葺困难的石料,木构件更容易就地取材,也更经济实用,这就使得建筑有无法避免的易燃特质,加上在筑房之前,木材都需要进行干燥处理,遇到火灾就更难幸免。

除了材质,宫殿的筑造结构也是大火频发的一大原因。中国式建筑分为台基,柱梁,屋顶三个主要部分。台基以砖石混用,屋顶以瓦或茅草,柱梁承担房屋重量。在支柱上端,两横梁两横枋周围牵制成一“间架”。这种架构完全以支柱来承重,而墙体只承担分化内外,间隔房间的任务。

我们可以想像,故宫一旦失火,一来墙壁稀少,缺乏阻挡火势蔓延的障碍物,二来房屋柱梁成为死穴,如果被烧毁断裂,整座宫殿便会瞬间坍塌,没有任何挽救的余地。

雷电多发引火 基本为零的防雷能力

天灾人祸?谈谈故宫为什么总失火
太和殿曾遭遇雷电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后的中和殿。图为太和殿丹陛西侧的铜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据资料统计,雷电是引发故宫火灾的最主要因素。早在建成后的第二年,作为故宫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就遭遇雷电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后的中和殿,保和殿,将其化为一片焦土。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在原地另起炉灶,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全部复原。

相比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中国古代对雷电的认识最多停留在将其和火与光“表像类比”的阶段,而更多人则将它视为超自然的力量,每每雷击失火,紫禁城的皇帝们都会反躬自省,祈求天神赐福免灾。

古代人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也有相应的避雷措施,这就是殿脊上的“吻兽”。吻兽起源于汉代,是安放在屋脊两端,陶制或琉璃制的兽形构件,其中内部有一条铁丝,朝天伸出,另一端连入屋脊。

很多人将这种“吻兽”当做避雷针的前身,将其当成在这一领域中国领先西方的佐证。但实际上,吻兽最主要的功能还是装饰和辟邪,其内部的铁丝仅仅为加固防风所用。

缺乏引流到地面的导线,这种一端朝天,一端连接屋脊的设置,也只能起到引雷而不是避雷的作用。北京的雷电天气始于惊蛰终于秋末,时间跨度长,没有科学的避雷方法,故宫宫殿相比于普通民居又更为高大,自然更容易遭受雷电侵扰之苦。

天灾人祸?谈谈故宫为什么总失火
据资料统计,雷电是引发故宫火灾的最主要因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史书记载之外,并不少见的人为纵火

故宫火灾的另一个因素自然是人为因素,整座紫禁城人数众多,点蜡,炊火,取暖,花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火灾。康熙十八年腊月初三,御膳房的做饭太监用火成灾,借冬季西北烈风迅速蔓延到太和殿,火灭之后,康熙帝下令将六名肇事者全部斩首。

除去意外疏忽,人为纵火亦不少见,明清时期太监俸禄微薄,偷盗成风。以明朝为例,太监只有极少的俸银俸米,基本实行供给制,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不论职位高低,宦官月俸一律一石米,远远低于官吏水准。

这种情况下,太监群体由上至下,贪污腐败,偷窃珍宝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清朝,这种监守自盗也屡见不鲜,溥仪在回忆录中说道:“参加打劫行径的,可以说是从上而下,人人在内。换言之,凡是一切有机会偷的人,是无一不偷,而且尽可放胆地偷。”

为了躲避因盗窃被发现而难逃的死罪,太监们往往会铤而走险恶意纵火。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太监赵进禄为掩盖偷盗痕迹在御膳房放火被发现,被乾隆亲自判定处死。

文章前面提及溥仪所说的大火,是“建福宫大火”,这也很可能是太监纵火。大火之前,溥仪曾经听从师父庄士敦的建议准备清点故宫财物,正要计划实施,封存着乾隆朝珍宝的建福宫就巧合地遭遇火灾,化为灰烬,其中紧密的时间连续让世人不得不怀疑其中大有蹊跷。

天灾人祸?谈谈故宫为什么总失火
故宫宫殿相比于普通民居又更为高大,自然更容易遭受雷电侵扰之苦。(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防火措施简单 扑灭不了大火

既然有如此密集的火灾频率,紫禁城内部自然也少不了相应的防火措施。故宫的每个宫殿外都有几口大缸盛水,以备不时之需,称作“太平缸”或者“吉祥缸”。但这种储水方式过于简单,需要专人添满,冬季还要加热防止结冰,给火灾救援带来了不确定性。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光绪十四年的贞度门大火就是因为人事疏忽,救火水源不足,只能在金水桥下“凿冰一尺”,才得数寸水以补救。

除去储水设施,还有“救火唧筒”,其原理就是一个大体型的水枪。一旦有火情出现,太监们将可以伸缩的套筒伸入水缸提上,水便被吸入储水器中,再压住套筒,水就从喷口处射向高处。

除了这两样之外,故宫还注意将用火频繁的御膳房迁移至下风口,在各个宫殿四周设置了封火檐,以不可燃的材料建立隔断层,以防止火势蔓延。

但是不得不指出,在近代西方救火科技传入中国之前,故宫的防火措施实在过于简单,在高大的建筑形成的参天大火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加上故宫本身是宫闱重地,人员在参与救火时多有犹豫或直接不被允许,又加重了防火灭火的难度。

同样是建福宫的那场大火,赶来救援的意大利救援队以不能擅闯皇宫重地为名,被溥仪挡在宫外。因此在火情汹汹之际,对故宫来说,基本上只能通过拆房,砍树等方式阻断火道罢了。



责任编辑:轻描淡写 来源:腾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