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下的王勃雕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看到南海两个字笔者突然想起来王勃,很多人都知道王勃英年早逝,但是知道王勃就是在南海里淹死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就说说这位英年早逝的才子吧。
书香门第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诗人。王勃出身可谓书香门第,祖父王通,曾依照《春秋》体例,撰写起自《春秋》所止年代,经秦汉直到后魏时期的纪年体史书,叫作《元经》。又按照《孔子家语》、扬雄《法言》旧例,阐述王通与门徒的主客问答言论,称为《中说》。两书都被儒生所称赞。
天才神童
也许是受祖父的遗传,王勃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写文章,文思泉涌,构思巧妙,感觉比六岁就能写《咏鹅》的骆宾王还要牛,堪称神童中的神童。九岁就能指出颜师古注的《汉书》的错误,并写成《指瑕》十卷,更让人啧啧称奇。十多岁时王勃通过上书积极谋划走入仕途,可能是想走司马相如一样的道路。干封元年(666年),参加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十六岁就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
后来给唐高宗献上《干元殿颂》和《宸游东岳颂》,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仕途坎坷
沛王李贤喜欢王勃的文才,把他请到沛王府当修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玩心不退,有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其实本来这也不算什么事,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龙颜大怒,唐高宗怀疑王勃挑拨离间李贤李哲的兄弟感情,于是下令把王勃赶出了长安城。
咸亨二年(671年),朋友推荐王勃做了个虢州参军的职位。可惜这王勃不吸取教训,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
其实综合这两件事,都很蹊跷诡异,不排除有人陷害的可能。不过王勃一向恃才傲物,引人忌恨也是有的。
万里探父诞生名篇
王勃犯罪,连累父亲王福畴贬到交趾(今越南)做县令。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是特别孝顺,对于父亲受连累一事感到强烈的羞愧和自责。于是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从监狱出来后,朝廷要恢复他的官职,但是王勃没有接受,而是要亲自去交趾探望父亲。从洛阳到交趾,千水万山,路途漫漫,这也许是王勃的赎罪之旅,但是没想到最后会成为生死之旅。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的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恰好路过洪州,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被唐高宗称为千古绝唱。
魂断南海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长途跋山涉水,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终于到达交趾和父亲相见,父子二人抱头痛哭。不久王勃踏上归途,在南海的北部湾防城海域,王勃的船只遭遇台风,王勃坠海而死,魂断南海,年仅二十八岁。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原建有王勃墓地及祠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