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3月02日讯】人生世间,唯生死为重。
2015年2月28日,新年过后,两会之前,环保部长换人前夜,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正因为触到了生死这个话题,才引爆了媒体和马克君的朋友圈。借此机会,不妨让我们探讨一下中国当下雾霾产生的真正根源和对策。
中国的雾霾问题因何发生,根源又在哪里?在柴静的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了违法竖立的烟囱,看到了违法排放废气的钢铁厂,她说这是因为“钱”在驱动,“空气里充满了金钱的味道”。但究竟谁在容许那一家家小钢铁厂存在,谁在农村推动那些根根烟囱的竖起,谁让中国、河北、唐山的钢产量跃居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我们知道,发改委控制着全国的钢铁业分布和钢铁产量;我们知道,在每一个五年计划里,都有关于中国城镇化率的规划;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默许,小铁厂不可能开得下去。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为何成为雾霾的幕后推手?答案就是追求GDP和经济发展。政府为何要承担经济发展的责任,那是因为有“2020年全面奔小康”这样的远大目标在,是因为政府要保障就业,是因为政府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由此,导致了GDP增长成为官员升迁的最重要考核标准。
中国有700万公务员,不包括国企事业单位干部,有60万处级干部,5万局级干部,3000部级干部。公务员也和所有人一样,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从一个普通公务员升到部委大员,可谓是万里挑一。所以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公务员,要往上走,不仅要达标,还要超额完成目标。一个官员,主政一方,五年到十年的时间,衡量他的政绩有很多指标,GDP增长是最重要的一个。于是我们的地方官拼命招商引资,自己辖区内的工厂多多益善,能创造GDP嘛。正是他们,对小钢铁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污染源视而不见,甚至为了给企业创造利润,默许环保设施能不开就不开,例行检查都是装模作样。
马克君有幸对中国的环保事业有所了解,知道所谓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是橡皮图章,一份环评表里,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往往是“经达标处理后排放”一句话了事。重大工程要制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但里面所做的预测用的都是书本上的理论模型,编制报告书的人员,基本连环保设施实际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要做民调了,村委几个人代签一下名。所谓专家评审,很多时候也是走个场。而环评单位,要么是当地环科院,要么是环保局高管家亲戚所开,其中颇有利益输送的嫌疑。就环评环节来说,除了从企业身上抽一层皮之外,没有实质作用。各个参与者都是把表面文章给做足了,借此混口饭吃,仅此而已。
要知道,企业所交的所有环评费用,其中的一分一厘,都会从今后的排污中赚回来,还会变本加厉。
环保局长需要听市长书记的,当市长书记因GDP考核重任压身需要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环保局长怎能不听话?环保一票否决,因此也成了一纸空文。
马克君曾一度觉得,会不会有一些地方官,就有着环保理想,不追求GDP,只求当地山清水绿呢?后来发现这只是一个空想。因为我们不时听见某地传出“GDP增速末位淘汰”的新闻。2014年就有苏北某地对招商引资工作做的不好的乡镇干部进行末位淘汰的事情。在现实环境下,就算某地方官愿意守一方安宁,也不可得。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怪圈,那些越会折腾,拆城市越厉害的,升迁越快,比如山西的“耿拆城”,江苏的“季拆城”。当然季市长现在犯事进去了。
所以,对策在何方?假设给环保部门装上“牙齿”,让他们有了执法权,可以进行环境罚款,可以下令关厂,会有什么后果,会不会让雾霾得到改善?
唐山那些小钢铁厂,当地环保部门敢关么?这可是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就业,影响到当地主政官员升迁的大事。环保局长一句话把厂关了,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你能负责?
环保部门一旦有了罚款和关厂的权力,会不会顿时从一个清水衙门变成一个肥水衙门?证监会自从手握上市审批大权和退市大棒后,把股市弄成什么样子我们都清楚。另外,有一个计生委的前车之鉴可以参考,当计生委拥有强制计生的权力时,计生罚款遂成了一些地方的财政来源之一,当环保部门拥有环境罚款的权力时,环境罚款会不会也成为另一个地方收入的来源?
其实,只有当政府不再追求GDP,不再以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任务来抓,只有当官员的考核不再有GDP这一条,我们的官员才可以卸下招商引资的责任,才不会放任雾霾的产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中金在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