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中的虎将赵云。(网络图片)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蜀国著名将领,有勇有谋,深明大义,可谓集忠、义、仁、智、勇于一身。赵云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佩,不只是因为他武艺超群,更因为他的人品,他的高尚品德和操守符合传统儒家思想对武将和人臣的要求,堪称为一代国士。
尽忠国事 义贯金石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连年不断,民不聊生。青年赵云为了实现解民“倒悬之厄”和“从仁政”的理想抱负,寻求明主,追随仁政所在。他被家乡吏民举荐到袁绍部下,但他发现袁绍并无忠君爱民之心,在一次袁绍与公孙瓒两支军队交锋时,赵云见公孙瓒被袁军追杀,情况危急,于是救出公孙瓒,投在公孙瓒麾下。经过接触,他发现公孙瓒待人接物和矜持虚骄的态度,无法安邦定国,因此辞别了公孙瓒。赵云奔走四方,择明主而事,当他结识刘备后,认为其是一位“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的仁德之主,从此跟随刘备,以复兴汉室为己任。
当阳长坂之战,刘备之军被几十万曹操精骑部队追击,在各部溃不成军的惨败中,赵云以寡敌众,不顾个人安危,救出幼主阿斗。他“怀抱幼主”,突破曹军重重包围,最终使其“得免于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云单骑救主”。蜀后主在议及此役时感叹的说:“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途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姜维则称赞赵云“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智勇双全 审慎有识
赵云受命取桂阳时,因刘备以仁著称,令不得强攻,须让对方诚心归降方不违仁义二字,因此赵云以好言相劝桂阳太守赵范。赵范设宴管待赵云,因与赵云同乡、同年、又同姓,便与赵云结为兄弟,为了结好赵云,当面为赵云提亲,欲将其有倾国之色的寡嫂樊氏嫁给赵云。赵云不为女色所动,以“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岂有乱伦之理”的理由堂堂正正予以拒绝。赵范感到羞愧,于是想加害赵云,令部下诈降,被赵云识破。赵云将计就计,以智谋取得了桂阳,令众人心服口服。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战役时,一次,奉命劫粮的黄忠之军受到魏军重重包围未能如约而返,赵云闻知后只身冲入敌阵,救出老将黄忠,又发现部将张著也在魏军包围中,再次冲入敌阵,救出受伤的张著。魏军蜂拥而至蜀军营前,大队兵马也尾随而至。在这众寡悬殊的紧急关头,蜀军将士提出紧闭寨门。赵云从容镇定,他当机立断,命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独自一人站在营前,以待魏军。魏军呐喊冲来,见赵云岿然不动,一畏赵云神勇,二疑城内埋下伏兵,于是反身就撤。赵云下令追击,魏军大败,蜀军取得汉水大捷。事后刘备称赵云“一身是胆”,军士呼其为“虎威将军”。
淡泊名利 体国恤民
刘备入主成都,基本上实现了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战略设想。论功行赏,犒劳三军。当一些人提议将成都城内的部分屋舍、城外的园田、桑田等也分赐给有功将士时,赵云力排众议,说道:“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天下未定,未可求安也。益州人民,累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使其安居复业,乃得民心。不宜夺之为私爱也。”刘备欣然采纳赵云建议,果然深得民心,益州农业充分发展,民殷国富。赵云又提出以民为重、以农为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的主张,得到刘备、诸葛亮的赞同。
诸葛亮首次北伐,赵云、邓芝所率偏师进至箕谷(今褒城县北)以为疑军。因马谡失街亭,导致蜀军一出祁山失败,被迫分兵回撤,更遭魏军追杀。在主力溃败、箕谷失利的严峻形势下,赵云不急不躁,及时收兵拒险固守。又身先士卒,亲自断后,一步一步保护蜀军撤退。魏军慑赵云之勇,不敢来追。蜀军数路兵马尽皆损失惨重,独赵云一路不损一兵一骑,整军而还。为表彰赵云部队在受挫情况下的有序撤退,诸葛亮令将所余军资绢帛赏赐赵云及其部卒。赵云却辞谢说:“部队没有获得胜利,怎么能接受赏赐呢?且请寄库,等候今年冬天赐给各军吧。”
赵云治军严格,以身作则,处处为国家、军队、百姓着想,从不居功自傲,不循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多次受到刘备、诸葛亮的称赞。他的仁德、忠义、审慎稳重也深深受到世人的敬仰。后有诗赞赵云:“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责任编辑:云天月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