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控制IPO节奏是作茧自缚

作者:崔宇 发表:2009-09-22 21: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股市正面临着"差钱"的尴尬。上周万科和浦发银行拟进行百亿元再融资的消息已经让市场开始调整,本周一作为今年中国第二大IPO的中国中冶上市,更让市场雪上加霜,创业板的高歌猛进也加剧了主板市场的资金压力。与此同时,截至9月11日,A股新增开户数已经连续六周下降,基金开户数也自7月底以来连续走低。资金面的失衡令中国股市继上周五跌破3000点后,今日又跌破了2900点。

近期股市受压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接踵而来的新股发行。尽管上市公司再融资在过去三个月内达到了月均300亿元的高水平,但自7月10日桂林三金作为IPO重启之后的首支股票登陆A股以来,仅中国建筑、光大证券和中国中冶这三支大盘股的融资总额就高达800亿元,IPO节奏的加快无形中也增加了投资者对供大于求的担忧。

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甚至采用暂停和重启的极端手段来人为改变股市的供求关系,是中国政策市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但从历史经验来看,暂停和重启IPO对股市都只有短期影响,而且还有很大的副作用,是一种作茧自缚的行为。特别是重启IPO将导致大量企业集中上市,如果不选择好合适的时机,一旦市场因为IPO重启而连续下跌,不仅投资者将抱怨,公司也会因为上市时机并非所愿而牢骚满腹。

但中国监管部门似乎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看重短期影响,IPO的暂停和重启在短短20年的中国股市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七次之多。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历次IPO暂停或重启事件发生时,市场短期发生涨跌方向改变的可能性较大,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暂停后还是重启后,市场长期趋势不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说,IPO的暂停或重启与股市长期运行趋势的转变没有明显相关性。比如, 2009年7月IPO重启前,市场已经连续上涨70%左右,7月底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高调上市后股市进入了一个月左右的阶段性下调。

一般说来,IPO数目在经过重启之初的小规模试探之后,随后必将大规模开闸放水,从而给市场带来短期扩容的压力。所以,排队上市的企业一般更愿意在IPO重启的初期借着市场的热乎劲赶紧上市,避免夜长梦多。比如,中国建筑在IPO重启初期就被安排上市,无论是实际融资额与计划融资额之差、首日涨幅和发行市盈率等都远超过了9月21日上市的中国中冶。从股票首日涨幅上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据统计,9月以来,八只上市的股票首日平均涨幅为41.95%,远低于7、8月份上市新股首日78.20%的平均涨幅。重启IPO时如何给上市企业排队,给了监管部门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也是监管部门控制IPO节奏的最大弊端。

虽然控制新股发行节奏是背负骂名的作茧自缚行为,但监管部门通过一纸批文来控制新股发行节奏的现状短期内看不到改变的迹象。创业板也没有放弃核准制,这更令人遗憾。因为创业板IPO特点的是"小、快、灵",监管部门的有形之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障碍。

上半年进行的新股发行改革只是集中在定价机制上,未来还应该对新股发行供给机制进行改革,放开对新股发行节奏的控制,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和调整发行窗口。如果监管层仍然控制发行节奏和发行窗口,通过人为改变供求关系扭曲市场价格,定价机制就无法真正市场化。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华尔街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