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盲目崇拜!”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潘文国昨天这样概括部分上海人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态度。潘文国说,有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人在学英语,而在上海这个数字还要高。潘文国称,其实英语热本身并不是坏事,但在很多方面,英语却热过头了。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到,学英语占据了沪上学子大量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很多领域尤其在工商界,能不能说英语已经到了“一票否决”的地步。对毕业生最有吸引力的招聘单位,各种英语证书是起码的敲门砖,而在进入这些公司后,英语更是几乎变成了唯一的交流方式。
“他们根本就不大讲中文。”潘文国介绍说,根据他的了解,目前在上海许多外资公司企业、IT高科技公司和其他高收入白领聚集的单位,英语成为了那里的“主流”。
采访中,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案例,在上海某些外企的中层会议上,即便参加的全部都是中国人,但仍然被要求一律讲英语。而所有上海职员彼此的书面往来也都要求用英语写作。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差别的是,公司的外国职员在写书面文件时却是中、英文各一份。“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潘文国感叹。
对英语的过度使用和崇拜也渗透到了沪上工商界人士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聚会不说聚会改叫派对。潘文国对此明确予以反对。他认为,在中国,除了进行封闭式英语训练或在面对外国人时应当讲英文外,其他场合应使用中文进行沟通。
究竟是什么导致沪上白领英语使用过度?潘文国分析说,除了一些IT高收入白领中文表达能力欠佳和专业习惯外,主要还是盲从心态在作祟。
上海著名教育家于漪也认为英语使用过度,并表达了深深地忧虑。她说,社会上对英语热也影响到了学校,现在在很多学校英语的地位位列各门课程之首,相比之下,语文的地位岌岌可危。而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许多学校盲目进行所谓双语教学,甚至在小学一年级开课用英语来教语文,“外语是重要,但地位绝不能超过母语。”
案例
发邮件、MSN聊天都用英语
王先生是常熟路某IT公司的职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都喜欢用英语,哪怕是MSN上跟上海朋友讲话,也不例外。他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这种习惯跟他的业余生活有关,由于他业余喜欢看英语类的电影,浏览的网站通常是英语的,且跟他职业相关的计算机类书籍多为英语版本,因此他习惯讲英语。在公司中,他发的邮件全是用英语的。
英文写邮件公司不成文的规定
梁小姐在陆家嘴上班,她所就业的公司是世界500强之一,虽然在外企,但工作中倒不必时时讲英语,不过,她表示,“写邮件是要用英文的,差不多是进公司以来不成文的规定,发邮件给中国人也不例外,其实,中国人与中国人来回发送邮件用英文确实有些多余,因为用中文表达反而不会有偏差。”
中文掺英文表达更精确
谢小姐从新西兰留学回国。她说,因为在上海的外企上班,在工作中,员工间经常一句中文句子中蹦出英文单词,但这样的表达反而更精确,因为有些工作上的一些家用小电器等专业术语并未被翻译成大家共识的约定俗成的中文单词。相似的,工作邮件大部分用英语来写
来源:中经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