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最容易被人誤會的16字(圖)

解析「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土之濱 莫非王臣」

作者:隅芯整理 發表:2023-05-27 10: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一段話,其實講述了一位臣子的抱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一段話,其實講述了一位臣子的抱怨。(繪圖:志清/看中國)

許多人都在影視作品中聽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一句其實是出自於《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這一典故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雖然耳熟能詳,實則時常遭到曲解。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時常被理解為: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君王的;四海之內的臣子,也都是君王的。

對此,有研究者強調,這兩句直接成為了中共政權批判儒家有「家天下」、「國家是君王的私有財產」等理念的證據。中共藉此批判古代中國是「封建社會」,並進一步迷惑民眾。中共之所以如此,是出於政治需要,這才對傳統文化加大批判力度,同時將有誤觀念透過教育等系統傳播給民眾。

不過,如若我們查看《詩經》中的原文,有可能會發現跟先前的認知不一樣。

在《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中,原文為: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

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全詩分作六小節,第一節是指自己爬上北山,去摘採山上的杞子。健壯的士子,從早忙到晚。王的差事沒有休止,我擔憂父母沒人奉侍。

第二節恰恰是重點,「普天之下」的原文是「溥天之下」。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溥」字是指「大」。

因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的真正解釋為:天下的土地,都是在王治理之下的領土;管理一方土地的諸侯,都是王的臣子;同樣身為王臣,卻勞逸不均,唯有我要從事的差事特別繁重。

第三節是指我慶幸自己尚未老去、年輕力壯,還能應付四方奔忙的差事。

第四至六節則連續使用十二個「或」字,兩兩對舉,確切揭示了勞逸不均的實際狀況。

閱讀完上述,可明確掌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一名臣子在抱怨面臨勞逸不均的狀況。換言之,重點理應擺放在「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這是臣子吐露內心埋怨:大家同樣都是站在天子土地上的臣民,同樣都是在為天子辦事,為何只有我付出的多?為何只有我特別勞碌?連父母都要為我憂慮了。

因此,世人熟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僅僅是作為襯托,在彰顯皇權一事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其實,這句話的感染力很大,導致活在先秦時代的人也都會拿出來引用。結果,連孟子也跳出來澄清,希望閱讀此詩之人,切勿望文生義。像《孟子‧萬章上》中有解釋:

咸丘蒙曰:「……《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不過,縱使孟子費了一番唇舌來跟大眾解說,但如今看來,似乎效果不佳。

現代研究者表示,在孟子之後的人們,基本上是都沒有正確理會過該詩的完整意思,甚至連《荀子》、《呂氏春秋》、《史記》等知名典籍,在解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時,都是以君臣權威來形容。

於是,即使《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的作者明顯是站在弱勢者、地位較低者的角度來觀察事態、思考問題,同時控訴勞役不均的不公不義現象,但在眾人紛紛將原典的本意給忽略的狀況之下,也致使大批人士相繼「斷章取義」,遺落了本詩的真實精神、徒留空殼。

對此一現象,有研究者直言批評說:把抱怨之語扭曲成肯定當權者掌握了無上權力之語,是中共政權扭曲中國傳統文化、欺騙中國人的伎倆。

該研究者進一步說明:打從戰國以降、封建制解體以來,中國除了嚴格地實施均田制度的短暫時期之外,土地制度一直是私有制的,而民間的土地流動,本就有一套規範,朝廷向來是不加干涉,當然也更談不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