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2月25日】
位於江西省貴溪縣西南部的龍虎山,綿延數十裡,山上有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二十多處神井丹池和流泉飛瀑,具有江南獨特的山靈水秀之韻味。其原名為雲錦山,據說是因為山上有一高達百丈、寬約一華裡的石壁,形似五彩的雲錦,故名。至於為何改稱龍虎山,流傳下來的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根據山形得名。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十一云:“龍虎山在貴溪縣南八十裡,兩峰對峙,狀若龍虎。”傳說曾有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故山的形狀象龍盤,似虎踞,龍虎盤踞,互不相讓,故稱“龍虎山”。另一種說法與東漢時期的道士張陵在此修行有關。傳說當時張陵與弟子乘船沿鄱陽湖逆水而上,經過龍虎山時,在神仙差遣的兩隻仙鶴的引導下,進入該山開始煉丹修道。當仙丹煉成時,龍虎現身,因此“雲錦山”改稱“龍虎山”。此一說法可見清代婁近垣所著《龍虎山志》卷二。
《龍虎山志·藝文》載:“龍虎山歷魏、晉、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勝,宮宇之麗,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代之慕擬歆艷者,或美之於詩文,垂之金石,傳遞一千餘載。”可見,龍虎山是仙山,有著諸多的仙跡,是渴望求仙得道之人的修煉佳所。據說該山由仙人張巨君掌管。
史料載,張陵在龍虎山修行一段時間後,向西進入四川,先後在鶴鳴山和青城山修煉並傳道,創立了“天師道”。傳說張陵之後的第四代天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永嘉(307~312)間回到龍虎山,從此天師一派永居於此並發展壯大,但這種說法還無法從史料中得到佐證。不過《龍虎山志》卷二《上清宮》條稱:上清宮原為“第四代天師自漢中歸龍虎山(所)建傳籙壇,唐會昌中,賜額真仙觀。”但沒有寫出確切時間。還有一種說法是張陵的第十二代孫張道裕在南朝天監二年(503年)來到龍虎山修煉,並受張陵點化開始在此修建道觀。雖然目前“天師道”何時在龍虎山開始發展還無定論,但該派在龍虎山的發展並壯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唐會昌至五代末,天師二十代張諶、二十一代張秉一、二十二代張善和二十三代張季文率領眾弟子在此修行。從宋朝開始,在朝廷的支持下,“天師道”進入興盛時期,成為與茅山、閣皂並立的三山符籙之一。元代是龍虎山道教的鼎盛時期,明代中前期繼續發展,明後期至清代走向沒落。張天師一共傳承63代,歷經近二千年。
除了天師外,龍虎山還出現了許多有名的道士。比如宋時的王道堅和留用光,頗有仙術,留用光多次禱雨都非常靈驗;元朝的劉思敬、金志揚等;明代的方從義等。
龍虎山上的仙跡主要散布在宮觀、仙岩、山峰等處。
龍虎山宮觀非常多,鼎盛時期曾建有91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被稱為“道都”,“仙靈都會”。最早建造的的道觀是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所建的張天師廟;唐會昌至五代末,建造了真仙觀和另一座三清觀。宋朝時擴建的宮觀有上清宮(真仙觀)、上清觀、正一觀等,新建的有凝真觀、靜應觀、祈真觀、靈寶觀、逍遙觀、金仙觀、紫霄宮、真元宮、真應觀等近二十所。元代除對原有宮觀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宮觀,如文惠觀、乾元觀、會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慈壽觀、八卦庵、止止庵、寄庵、太極庵、西華道院、玉隆宮、元都觀、神德觀、明勝觀、先天觀等。明前中期新建的宮觀只有北真觀、南極觀和沖元觀。目前大部分宮觀已經破敗。
此外,龍虎山的仙岩堪為奇觀。金龍峰馬祖岩是禪宗禪師之一馬祖道早期參禪悟道的場所。煉丹岩是祖天師張陵結爐煉丹的地方。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國修煉史上的特殊一景;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總稱,又名仙人城。從上清千年古鎮乘竹筏順瀘溪河到仙水岩,沿途可經過仙鼠石、鳳凰橋、仙水井、仙如庵、清濁水池、龍化池、兜率宮等十處神奇之所在。從這些名字,我們不難看出此處仙跡真是隨處可拾。
還有,在靈芝峰南有一座由數塊巨石堆積而成、長數十米、高數米的橋,相傳是東西海龍王交戰之時,由二郎神帶來,用於涉險過天兵的,故有“仙人橋”之稱。
當然,如果細細尋去,相信龍虎山上的仙跡還有許多的。
最後借用唐代詩人顧況讚美仙人城的詩《安仁港·望仙人城》作為本篇結尾:
樓台采翠遠分明,
聞說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無路上,
水邊花裡有人聲。
聞說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無路上,
水邊花裡有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