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的观念维度和应用层面浅析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王舍微“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道德范畴概念,绵延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几千年。同时也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伦理概念。一提到忠,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忠君报国”,或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纠缠不清的多种意涵。因此使得“忠”成为一个毁誉参半的伦理观念,甚至有人将其与“愚忠”捆绑在一起,对其进行激烈的批判。虽有学者不断对忠的观念起源及原本含义进行探讨,但仍然处在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的迷雾之中。为此,本文尝试着从概念维度和应用层面对忠进行探讨,以掸去千年封尘,正本清源。
忠的概念和意涵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云:“义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说文解字》对忠的解释为:“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注:“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尽心曰忠。”《玉篇》解释为:“直也。”《增韵》解释为:“内尽其心,而不欺也。”《疏》曰:“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六书精蕴》解释为:“竭诚也。”《传》曰:“事上竭诚也。”因此,古今学者都认为,“忠”与“中”古义相同,“忠”源于“中”。
中即正、直、把心放正、不偏不倚、志虑忠纯、尽心尽力、竭尽全力的意思。所以说,“忠”是对于自己内心之要求,把心放正,放在正中间,对于一切人和事都要不偏不倚,要中正。《忠经•天地神明章》也阐释:“忠者,中也,至公无私。”这就是说,忠出于公而非私,出于善而非恶。以“中正平和”为“忠”,并未提及对个人“效忠”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往往与忠义、忠恕、忠信、忠德联系在一起,构成儒家伦理范畴中的重要思想内容,既是道德理念又是行为规范。忠义也成为儒家君臣关系与人际伦理道德的直接体现,关羽因其“忠义”而成为武圣和天下伦理的表率,忠义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阐述:“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普遍认为,在“忠恕”二字中,“忠”是前提,若无“尽己之心”的“忠”,便没有“推己及人”的“恕”,“恕”由“忠”出,也是“忠”的体现。
《论语•卫灵公》中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宋代司马光在《四言铭系述》中也说:“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体现出对儒家忠信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告诉人们,以中正的本心尽心竭力做事就是忠诚,至诚不自欺就是守信。《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并且还提出了许多对后世忠德观念方面有深远影响的原则:“邪则不忠,忠则必正。”
忠的观念演变历程
《说文解字》说:“中,内也。”段玉裁注:“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从训诂学看,“中”的古义为“内”,而段注“内”就是“别于外”,进而引申为“不偏”、“合宜”。也就是说,与“中”同义的“忠”最初的意涵是向内的,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
有学者考证,忠的观念源于尧、舜时期。《礼记•表记》中称帝舜有“忠利之教”,下面的君子则“忠而不犯”。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忠是上、下共同遵守的忠德。尧、舜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忠德,昭示忠观念的原初内涵。尧、舜在帝位期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确实做到了尽心竭力。从经史记载可知,在尧、舜的时代,不辞劳苦巡行天下乃是其职责和传统。
帝舜一方面倡导忠德,另一方面对“毁信废忠”之人予以惩处。《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帝舜将“毁信废忠”的少皥氏“不才子”等“四凶族”驱逐到数千里之外的荒远之地,其结果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史记•五帝本纪》),从此四门大开,再也不用担心有凶恶之人了。也有学者认为,在春秋初期产生的“忠”,首先始于一种政治观念,内涵是要求君主“思利民”,规范君主对黎民百姓的态度。
忠的观念随着不同时期的家国关系变化也随之演变。春秋战国时代的家国关系发生转折——前承三代的“家国一体”、后启秦汉之后的“家国同构”。春秋战国之后的国家与私家逐渐分离,集权国家位于私家之上。社会的思想观念也从以家为主、以国为客,立国为家的“家国一体”观念,向着家国分离转化为家国同构、化国为家、天下一家(此家非彼家)、国重于家、尊大于亲。因此,忠孝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从孟子的“孝绝对优先于忠”、荀子“以孝纳忠”发展到后来的“移孝作忠”、“以忠统孝”、“忠大于孝”,忠的观念也从上、下皆忠,演变为单一的下对上之忠。从人的内心自我要求演变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甚至枷锁;从一种社会的亲缘伦理演变为国家的政治伦理。
中唐至宋代,君主弃忠,鲜有仁爱百姓、虚心纳谏的,为了各自的利益,杀人如麻;人臣不忠,一些封疆大吏各自为政,地方藩镇割据,武将拥兵自重。由于国家处在危机之中,道德伦理失序,实用之风日盛,为宋代理学之忠尤其是朱熹标立“忠节”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这不仅导致“忠观念”和“忠概念”相混淆的,而且也存在将“忠观念”与“忠君”思想简单划等号的问题。
概念维度和应用层面分析
忠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为公与为私;心法与伦理;中正与偏倚。
《左传•僖公九年》记载春秋荀息语:“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在忠的概念维度上,忠原初意涵是为公而不是为私的。《论语》中记载子张问政,孔子回答道,“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说,为政者一定要忠于职守、永不懈怠。
先秦时期左丘明在《季梁谏追楚师》一文中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翻译过来就是:什么是道呢?道就是忠于人民,相信神灵。国君经常考虑如何利民,就是忠。司祭祀之官真诚向神灵祈祷,就是信。由此可以看出,忠的原初意涵是君臣内心对神灵的诚敬和人民的尽心的心法之约,而非以伦理规范或节操枷锁单向的约束人民。
《春秋•左传•文公元年》阐述:“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其文中含意是说:忠,是德行纯正;信,是德行巩固;卑让,是德行的根基。因此,忠与德紧密相联结,中正、不偏不倚是忠的践行方式,那种极端的行为方式是违背道德和忠的意涵的。
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忠的外在应用层面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忠人之事;忠于职守;尽忠报国;忠于使命。南宋时的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见这位尽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到了世风日下的今天,以当前的价值观衡量很难理解岳飞的忠。据《亚洲周刊》报道,新加坡为了如何评价岳飞的忠还曾开展过大辩论。从学者们对历史资料的考证看,岳飞对于抗金局势有自己的主见和方略,并非是对宋高宗“愚忠”。岳飞乃是负有使命而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忠于使命的展现,同时诠释了忠的内涵。此外,还有那些类似刺客豫让的漆身吞炭替人复仇,其行为方式都不是堂堂正正的,如何又能与“忠”相关联呢?
综上所述,从忠的概念意涵及观念变迁可以看出,忠的原创意涵是基于从心的中正,而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演变出某些复杂的实用主义的观念,也因此而蒙尘误导世人,以至于有些正面的讴歌都被构陷其中。通过以上的分析、梳理,旨在掸去封尘,真正从源头去了解忠的内涵和与神的联系。就世间的一切思想或学说而论,若是背离了宇宙的特性的指引,也将失去未来的生命力。
发稿: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