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谭建明:掌握世界临床移植话语权

2006-1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胡跃进 我有话说

11月13日,福州总医院在北京宣布,该院采用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新方法治疗糖尿病获得成功。至此,我国已成为继加拿大、美国、德国和英国之后第5个掌握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技术的国家。

福州总医院胰岛细

胞实验室的创立者,就是该院副院长兼泌尿外科主任、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谭建明教授。

今年7月,国际排名前7位的胰岛细胞移植专家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参观该院胰岛细胞实验室,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国际胰岛细胞移植协会主席、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瑞科迪认为,该实验室超过了他们的实验室水平。

权威数据显示,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实施6年来,全球累计开展该项手术522例,而能成功实施20例该手术的医疗机构,仅有4个西方国家的12家实验室。福州总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攻关,成功实施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和首例肾―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累计实施7例,是亚洲开展此项手术最多的医疗机构。

攻克器官移植配型难题

1989年10月,谭建明调入福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工作,把目光瞄准了国内外医学界久攻不克的器官移植配型难题。

长期以来,国际医学界在器官移植配型方面,一直运用血清配型方法。这一方法是1961年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保罗・泰萨奇首创的。但是,血清配型方法并不完善:供者与受者“配型”,至少需24小时,时间上不允许;标准血清需要保存在-80℃条件下,从国外引进非常困难;配型需要活的淋巴细胞,其存活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尤其严重的是,血清配型方法的标准血型试剂是从高加索人种筛选出来的,对中国汉族人来说,误差高达30%。

必须超越血清配型方法!从1992年起,谭建明把研究方向锁定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基因配型方法上。

机会悄然而至。1993年,世界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我国透析与肾脏移植奠基人之一――上海医科大学教授谢桐面向全国招收一名博士研究生。

得到消息的谭建明喜忧参半。如果考上谢桐教授的研究生,对他的基因配型研究非常有利,但此时谭建明已收到第四军医大学膀胱肿瘤专业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再前往上海医科大学报考,就有可能两头落空。

为了攻克基因配型难关,谭建明最终还是冒险赶考。

面试中,谭建明向谢教授坦言了自己在基因配型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与遭受的失败,也表达了自己攻克这一难题的坚定信心。谢教授激动不已:“你这项目,也正是我多年的梦想!”

谭建明成功了,在谢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基因扩增方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来攻克基因配型难题。

从1994年1月到4月,谭建明夜以继日,吃住在实验室,反复做试验。每天早上,73岁的谢教授亲自将早餐送进实验室,以独特的方式鼓励弟子: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4月30日,谭建明决定做最后一次试验。试验结果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变化,朝思暮想的三个“位点”条带终于出现了!所谓的“位点”,就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基因定位,由父母遗传,终身不变。研究“位点”是解决基因配型难题的关键。

满是欣喜的谭建明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反复确认结果之后,不禁热泪盈眶。

当晚,谭建明和两位助手一鼓作气,一举拿下了20多个“位点”。接下来的数天,他又乘胜追击,将人类配型基因的100多个“位点”全部研究出来。

以此为基础的“HLA-DR快速基因分配研究与临床运用”获得巨大成功。经全国52家大医院1000多例临床验证,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了器官移植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对再次移植和高危病人效果更为显著。这一成果为全国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一部分成果国际领先。

1996年,谭建明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加州大学组织配型中心。加州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其配型实验室世界排名第一。谭建明此行有着明确的目的:一是找出我们的方法和他们的有多大差距;二是研究“配型”新标准。

氨基酸残基配型是国际最新组织配型标准。然而,加州大学组织配型中心没有进行汉族人氨基酸残基配型研究。想起千百万中国同胞患者,谭建明坐不住了,决心尽快回国开展研究。

一回国,谭建明立即投入到“中国汉族人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研究”中。1997年底,完成全部实验;1998年底,完成了临床;1999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刊载题为《人类白细胞抗原――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与免疫反应性研究》的学术论文。

经临床试验,谭建明提出的配型新标准免疫学指标与当时全球医学界器官移植通行的“HLA六抗原配型标准”免疫学指标完全相同。新标准把配型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以上缩短到两小时以内,供、受者相配的几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42%。该成果先后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谭建明又成功地研制出HLA基因芯片配型方法,并于2005年通过专家鉴定,被誉为具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至此,经过8年的不懈拼搏,谭建明终于攻克了器官移植基因组织配型这一世界性难题,他领导的泌尿外科成为全军器官移植中心和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硕士联合培养点。2001年6月,谭建明及其领导的泌尿外科双双被军区荣记二等功。2002年1月,谭建明被破格提拔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兼泌尿外科主任。

掌握“胰岛细胞移植”技术

器官移植基因配型成功后,谭建明决心以此为新的出发点,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胰―肾联合移植,一度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国际上已有近30年的开展历史。截至目前,全球已累计施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13856例,我国也有约120例。但临床随访显示,该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有些甚至威胁生命。同时,由于术后需要强力免疫抑制剂治疗,抗排异药物和激素对胰岛细胞的毒性损害作用使之难以长期存活。国际上效果最好的移植胰腺1年存活率不到80%,完全停用胰岛素治疗超过3年者极少见。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2000年10月,一则报道轰动了全世界:加拿大科学家采用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获得成功,7例1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均完全停用胰岛素。

这种方法给了谭建明巨大的信心。

“胰岛细胞移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分离胰岛细胞,通过分离器和特殊的酶,从供体胰岛中提取有足够浓度、活力的胰岛细胞。

整整两年,谭建明对数百只小白鼠进行试验,在亚洲率先建立起大鼠糖尿病模型。

出乎意料的是,同样的技术运用到人体胰腺上却屡屡受挫。2002年下半年,研究进入最低迷阶段,一连40多个人体胰腺试验都未成功。谭建明一时愁得咽不下饭,头发掉了不少,但他依然坚持着。

2002年底,人体胰腺细胞分离终获成功,成人胰腺消化、胰岛细胞分离、纯化与有效处理等一系列难题相继被攻克。

2003年初,谭建明主刀为一位13岁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细胞移植。这是亚洲第一个接受成人胰岛细胞移植的患者。谭建明先后两次将经科学提取的胰岛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首次移植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减少了4/5,第二次移植后仅7个小时,患者就完全撤除了胰岛素。

手术非常成功。如今3年多过去了,患者无须注射胰岛素,各项生化指标都很正常。

从胰岛细胞移植成功的那天起,谭建明又有了更长远的考虑:同时做胰岛细胞移植及肾移植两种手术。当时,这被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5年6月9日,谭建明对黑龙江一位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胰岛细胞联合肾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肾移植手术后需要使用大量免疫制剂,会对娇嫩的胰岛细胞产生致命的杀伤力。如何平衡?谭建明运用历经两年完成的“免疫抑制药物对胰岛细胞毒性损害研究”,制定出最优术后用药方案,为随后的胰岛细胞移植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对健康胰腺供体的细胞分离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给糖尿病肾病患者双移植,对胰岛细胞供体纯度要求达98%,活力达95%。

6月11日,在谭建明主持下,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手术实施。

6月13日,拿着患者最新的检查报告,谭建明兴奋不已:肾脏和门静脉血流、压力、波谱、血糖等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亚洲首例胰岛细胞联合肾脏移植取得了成功!

岁月流转,谭建明已在医学天地里度过了二十几年的时光。他主持的福州总医院泌尿科累计完成肾移植手术2700余例,亲自移植近30例,做了一批肝肾、胰肾、肝胰肾等联合移植手术;先后组织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组织配型学习班;在福州总医院创建我国首家中美器官移植配型培训中心,为军内外培训了一大批配型技术骨干;协助北京、上海、济南等地军内外数十家大型医院和医科大学建立了器官移植配型实验室。

尤其让全国同行自豪的是,世界权威年度报告《临床移植学》2005年卷首次设立了中国部分,并请谭建明执笔。这意味着世界医学界充分认同了中国同行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意义非同一般。 (本文照片为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